《水浒传 古典小说阅读》导学案教师版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水浒传》的内容和主题;2、记住《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及相关情节。3、了解《水浒传》的艺术特色。4、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学习重点】1

《〈水浒传》古典小说的阅读》导学案 【学习目标】 、了解《水浒传》的内容和主题; 1 、记住《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及相关情节。 2 、了解《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3 、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 4 【学习重点】 、记住《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及相关情节。 1 、了解《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2 、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 3 【学习难点】 、了解《水浒传》的艺术特色。 1 、初步掌握阅读古典小说的方法。 2 【学习时间】课时 1 【教学进程】 【导入新课】 我们在《智取生辰纲》中已经初步了解了《水浒传》。谁来说说《水浒传》的作者、大致内容、主要 人物及 相关情节? 今天的课我们再次来熟悉《水浒传》。 【有关资料】 作者介绍 施耐庵名小安,原籍苏州,后迁居兴化,曾一度居住淮安。元末明初小说家。传说 为船 (1296——1370) 家子弟,中过秀才、举人和进士。曾在钱塘(今杭州)任官,因与当权者不合,任期不满便辞官 回苏州,著 书于家。传说他与元末农民起义运动有一定关系,也有的说他参加了农民起义。 写作背景 《水浒传》写的是北宋宣和年间前后)宋江等聚众起义的故事。事在《宋史》和宋人 笔记里 (1119—1121 有多种记载,虽不一致,但都说到力量强大,威胁朝廷,在民间影响深广。南宋人龚圣与说: “宋江事见于 街谈巷语。"说书中也有宋江等人的故事。到宋、元年间,话本、杂剧广泛演说,有些 存留到现在,如话本 《大宋宣和遗事》和元人杂剧。施耐庵把宋元以来史书、传说、话本和杂剧等“水 浒”故事加以汇集、选 择、加工、创作而写成《水浒传》。 书名的由来 《水浒传》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四大名著之一。该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而书名却是罗贯中所起。 作者 施耐庵是元朝人,由于厌恶尔虞我诈的官场,仅供职两年,便辞官回到老家,一面教书,一面写 《江湖豪客 传》。书终于脱稿了,施耐庵对书中的情节都很满意,只是觉得书名欠佳。当时还是施耐 庵学生的罗贯中建 议书名为《水浒传》,施耐庵一听,高兴得连声说:“好,好!这个书名太好了! ‘水浒',即水边的意思, 有'在野'的含义,且合《诗经》里‘古公檀父,来朝走马,率西水浒, 至于岐下’的典故,妙哉! ”于是将 《江湖豪客传》正式改名为《水浒传》。

腾讯文库《水浒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