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合与分级诊疗协同难点分析

新农合与分级诊疗协同难点分析 摘 要:本文对四川省新农合与分级诊疗制度协同中所存在的难点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两者在协同过程中的经验,以期能为发挥医保作用、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结

1 10 第页共页 新农合与分级诊疗协同难点分析 摘要:本文对四川省新农合与分级诊疗制度协同中所存在的难 点及问题进行分析,总结两者在协同过程中的经验,以期能为发挥医 保作用、促进分级诊疗制度的建立提供借鉴和参考。结果显示,一是 新农合引导就医流向成效甚微,二是“一刀切”政策易激化矛盾。三 是新农合补偿在医联体中的缺位,难以实现有效下转。四是群众就医 理念及行为偏移,信息化建设不足等外部因素。 关键词:新农合 分级诊疗 协同难点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新农合”)是我国政府出台 的一项惠民政策,作为一项医疗保险制度,一方面为广大农村居民提 供医疗保障,降低农村居民疾病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可利用补偿制度、 双向转诊制度等实现对病人的就医导向[1]。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是 合理配置医疗资源,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2014年四 川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其他5部门下发了《关于建立完善分级诊疗制度 的意见》(川卫办发〔2014〕257号),四川省成为人口大省中第一 个全面实施分级诊疗的省份。新农合又一次被作为“撬动”分级诊疗 制度建设的关键因素和有力保障措施,之后出台了《关于调整新农合 报销规定推进分级诊疗工作的通知》(川卫办发〔2014〕296号)。

腾讯文库新农合与分级诊疗协同难点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