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吸波材料的比较
各种吸波材料的比拟Christopher L Holloway沙斐翻译一 前言最早暗室〔全电波〕建于50年代,用于天线测量。吸波材料由动物毛发编制而成,外涂一层碳,厚2英寸〔5.08cm〕。在2.4~
. . 各种吸波材料的比拟 ChristopherLHolloway 沙斐翻译 一前言 最早暗室〔全电波〕建于50年代,用于天线测量。吸波材料由动物毛发编制而成,外 涂一层碳,厚2英寸〔5.08cm〕。在2.4~10GHz正入射时,反射系数为-20dB。60年代, 以上的吸波材料被新一代、由一定形状的吸波材料所取代,正入射时反射系数为-40dB。 目前普遍使用的聚氨酯锥体40年代就开场研究,60年代才有产品。正入射时的反射 系数为-60dB。然而可使用的频率X围较高,要求锥体的厚度〔尖顶到基座〕至少是几个 波长。 电-厚锥体的良好性能主要来源于锥体直接的良好多重反射。由于锥体的厚度大于波长, 锥体的周边反射入射波。波在相邻的锥体间不断的反射,再反射很屡次。每次反射时总有一 局部波被锥体吸收。因此,仅有小局部抵达锥体基座。基座吸收后到达金属板,金属板反射 后又进入锥体,再通过多重反射和吸收。最后从锥体的尖返回的波已是非常小了。 电-厚锥体的最正确性能的获得,依靠锥体内渗碳加载的调节,要求碳负载足够小,以 便每次波反射时进入锥体的波尽可能多,但渗碳加载又要足够大,以便充分吸收进入锥体的 波的能量。 半电波暗室最早用于70年代,作为开阔场地的替代场地,测量辐射发射。频率X围为 30-1000MHz。但最早暗室中粘贴的典型的吸波材料厚度为3-6英尺〔0.91-1.83m〕。 显然在30MHz的频率上,厚度不可能是几个波长。因此暗室的频率X围被限制在90- ..wor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