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杨》教案:文化背景的解读2
《白杨》教案:文化背景的解读2。一、文化背景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时期,也是中国社会变革、政治思想、文化生态和民族性格的深刻变化时期。当时的中国社会处于
《白杨》教案:文化背景的解读2。 一、文化背景 1. 民国时期的社会背景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时期,也是中 国社会变革、政治思想、文化生态和民族性格的深刻变化时期。当时 的中国社会处于极其动荡的状态,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面临着 巨大的困难和挑战,农村地区则更加封闭、落后、和贫穷。在这种环 境下,人民的生活异常艰辛,他们深陷于现实的困境中,甚至丧失了 生存的尊严和人性的尊严。这些因素极大地影响了当时文学作品的创 作主题、创作手法和文化价值。 2. 鲁迅文化传统 鲁迅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之一,他的文艺思想和文化传 统在当时尤为突出。他的文艺思想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主张揭示人 民的苦难和社会的弊端,并倡导反抗和变革。在文化传统方面,鲁迅 注重古代文学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历史、文化,倡导文学本位的价值 取向和民族性。《白杨》就是其代表作之一,凸显了鲁迅文化传统鲜 明的特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 二、《白杨》的文化解读 第1 页共 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