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我们神圣的国土》观课报告

《我们神圣的国土》观课报告    《 我 们神圣的国土》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的国家”中第 1 条第 3 条、第 4 条编写的,教材包括“辽阔的国土”“好山好水好风光”“一方水土一

《我们神圣的国土》观课报告 《我 们神圣的国土》这一课是根据课程标准“我们的国家”中 第1 条第 3条、第 4条编写的,教材包括“辽阔的国土”“好山好水好 风光”“一方水土一方生活”三个版块内容。”从逻辑关系上看,本课教 材体现了三个层次:认识国土,了解行政区划——走近名胜,热爱壮丽 山河——联系生活,感受地域特色。教材的编排,体现了从概貌感知到 重点探究,从感性认识到理性分析,从知识积累到情感激发的规律。 本课激发学生对国土的热爱,懂得祖国的领土神圣不可侵犯,认识祖 国的壮丽山河,理解地形差异与人们生活的关系。 五年级的学生对国家的相关知识有了初步的认识,对祖 国的热爱之情不断提升,但是,这些认识相对零散,更多的是具体、 微观的感性认识,学生并没有从宏观的角度深入领会。因此,本课 设定了第一个教学目标,帮助学生全面地认识我国的地理位置、领 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等,从情感上帮助学生明确,自古以 来台湾就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国地域辽阔,地形复杂,自然环境多样,气候差异很大, 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各不相同,东部和西部在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 展不平衡,这些都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本课设定了第二个教学目 标,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感受祖国辽阔的国土与壮丽的山河,初步建 立关注我国的世界遗产的意识。

腾讯文库道德与法治--《我们神圣的国土》观课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