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备课资料 新人教版
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知识点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背景: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
第五单元 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 知识点1 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 1.背景: 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 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 2.战略转移 (1)原因:1933年秋,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 由于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红军英勇奋战一年, 付出了重大牺牲,也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 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 (2)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 (3)开始: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 (4)过程:冲破了敌人的四道封锁线,渡过湘江,人员损失惨重,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贵州前 进,强渡乌江,攻克贵州北部重镇遵义。 3.遵义会议 (1)时间:1935年1月。 (2)内容: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取消了博古、李德在军事 上的最高指挥权,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遵义会议开始确 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3)意义:遵义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思维拓展】 为什么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第一,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李德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避免了中国革命遭到更为严重 的损失。 第二,遵义会议对中央领导机构进行了改组,开始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 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第三,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 和政策的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已经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知识点2 过雪山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