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的运用
谈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的运用 新建小学 黄洁小学语文课文中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叙述是课文的中心部分,课文中的插图是为课文中心服务的。在小学低年级语文
谈低段小学语文教学中插图的运用 新建小学黄洁 小学语文课文中插图是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语言文字的叙述是课文的中心部分,课文 中的插图是为课文中心服务的。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课中,每一篇课文里基本上配有插图。字 少图多,插图新颖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的显著特点。插图是结合课文中叙述的事物描绘出 的具体形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灵活地引导学生观察插图,有机地结合插图讲授课文知识, 对于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 熟悉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教材的老师都知道。插图是这一教材的特色之一,义务教 材中的插图不仅数量多,而且色彩鲜艳,形象具体,且富有童趣,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和表达能力。 一、借助插图,训练学生理解词语的能力: 小学生形象思维能力强,有的词语单靠下定义或词解词,不但使讲述枯燥乏味,而且违背了 “ 小学生认识规律。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把识字、学词同认识事物紧密结合起来。基于这种 观点,在讲解某些词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学生看图,把无形的讲述融于有形的图画中,就可以 ” 使学生形象、直观地理解词语了。 “” 如教学《静夜思》这首古诗时在引导学生理解举头这个词语时,我就充分利用了插图。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由于受语言、思维的限制,对古诗很难理解。如果只是枯燥地讲解, 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就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在教学时,我 以表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听说要当小诗人表演,孩子们一个个跃跃欲试,这时,我 “ 就引导学生先观察插图,仔细看看李白的动作,学生们很快就有了发现:李白手背着,抬 ” 头看着天空的月亮。然后我就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观察所得模仿表演,最后回到古诗中理 “” 解举头,没用我费任何口舌,孩子们就理解了举头就是抬头的意思。这样的插图运用, 既能达到理解词,发展语言能力的目的,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二、借助插图,训练学生理解句子的能力 理解句子是理解课文的基础,有些课文中的句子意思比较深奥,尽管教师翻来覆去地讲,但 学生总是理解得比较含混,这时,如果教师适时借助文中的插图,让学生通过图示理解句子 “ 的内容,效果相当明显。如第一册《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里有这样一句话:小鸡画竹子、 ” 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一年级孩子年龄小,这个拟人化的句子他们理解起 来比较困难。学习这句话,我让学生在图中分别找出小鸡、小狗、小鸭、小马的脚印,学生 “ 很快在图中找到了。然后我又提问:仔细观察,他们的脚印像什么呢?请用什么像什么来 ” 说一说?学生通过回答这个问题就会明白:原来是这些小动物的脚踩在地上印出来的脚印 与竹叶、梅花、枫叶、月牙的样子非常相似,进而了解了这些动物脚的不同形状。这样,运 用插图学生就把比较深奥的句子直观形象地理解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