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版)《项脊轩志》《报任安书》
《项脊轩志》《报任安书》【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文言文学习(二)主要学习《项脊轩志》《报任安书》二. 学习目标重点通过熟读、练习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难点是学习《项脊轩志》善于捕捉生活中典型
《项脊轩志》《报任安书》 本讲教育信息 【】 一.教学内容: 文言文学习(二) 主要学习《项脊轩志》《报任安书》 二.学习目标 重点通过熟读、练习掌握文中的文言基础知识,难点是学习《项脊轩志》善于捕捉生活 中典型的细节和场面,借平淡的生活琐事,表达真挚感情的方法,了解文中所抒发的对亲人 的思念之情和对人事沧桑的感慨,学习司马迁忍辱负重、发愤著书的精神,树立正确的荣辱 观和生死观。 三.知识归纳总结 1、古今的中国文人常喜欢给自己的书房取一个雅致的或富有深意的名字来表现自己的志 趣追求,比如蒲松龄的聊斋,张溥的七录斋,姚鼐的惜抱轩,梁启超的饮冰室,周作人的苦 雨斋等,本课的项脊轩也是书房,明代作家归有光的。志乃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 发情感的一种文体。“书”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古人写信,多有题目, 说明是写给谁的信,信题多为“报……书”“答……书”“与……书”“上……书”“寄…… 书”等,例如《答司马谏议书》(王安石)、《与朱元思书》(吴均)、《上枢密韩太尉书》 (苏辙)等等。 2、中国史书的体例及它的代表作品 ①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的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 ②纪传体:通过记叙人物活动反映历史事件,如《史记》。 ③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 枢的《通鉴纪事本末》。 ④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的历史。如《战国策》。 ⑤通史:不间断地记叙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如《史记》。 ⑥断代史:记录某一时期或某一朝代的历史,如《汉书》。 以上六种体例是按照不同标准分的,实际上同一史书按照不同标准可同时归入不同体 例。如《三国志》属纪传体、国别体、断代史。 四.课文分析 《项脊轩志》: (一)关于本文及作者:《项脊轩志》是散文家归有光的代表作。项脊轩,书斋名,是作者 家中的一个只有一丈见方的斗室。为什么给书斋取这样一个名字呢?据说有双重意思:一是 说它窄小,如在项脊之间;一是因作者远祖归道隆曾在江苏太仓县的项脊泾住过,有纪念意 义。 归有光自幼苦读,九岁能属文,但仕途不利,35岁才中举人,其后二十余年,八次会试 不第。于是移居嘉定安亭江上,读书讲学。他的学生很多,称他为“震川先生”。到60岁才 中进士,授县令职。 归有光虽然仕途不得意,但他博览群书,在散文创作方面有很深的造诣,是明代杰出的 散文家。他反对“拾人之涕唾”,提倡独抒胸臆,强调真情实感。他的这种文风,发扬了唐 宋古文的优良传统,后人把他和唐顺之、茅坤等人并称为“唐宋派”,时人称他为“今之欧 用心爱心专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