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影响
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影响摘 要:由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的我国农业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繁重。从人多地少缺水的国情来看,要提高物质技术水平,还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要提高劳动生产率,还要提高土地的
互联网对传统农业的影响 摘要:由传统农业过渡到现代农业的我国农业现阶段,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任务繁重。从 人多地少缺水的国情来看,要提高物质技术水平,还要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要提高劳动生 产率,还要提高土地的产出率;要充分利用农业自然资源,还要切实保护和改善生态环 境。充分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促使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现代农业是和传统农业相 对应的一种农业形态,是一种现代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农业生产工具的大量使用、 现代经营管理的实行为本质和标志的发达农业。现代农业的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 必然,是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要求。互联网技术和思维的应用对传统的农业产 “” 业链进行升级,提高效率,改变农业产业构造,发展成诸多优势的新型互联网农业。 关键词:互联网;传统农业;影响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015“+”“+ ” 李克强年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互联网为准则的行动计划。互联网农业 的互联网创新成果在农业发展的各领域深入之中,必然对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发展 20159“+” 产生广而深的影响。李敏在年月提出了互联网农业之下的农业体系的需具备 的特征,生产安全、绿色、生态农产品;促进农民收入增加,重新塑造农业产业链,改良 农村金融服务等,构建现代化农业体系。 1. 关于现代农业理论基础的研究。农业人均土地有限是我国最大的资源约束,提高土地生 产率是我国农业自身的出路,结合中国宏观战略、世界农业发展要求、农业的多功能等几 2008 项原则(杨兰根,),决定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要在有限的耕地上少替代或 吸纳农民,提高耕地产出率和农产品的质量,增强产品核心竞争力,农民增收。柯炳生 200641.2. ()认为建设现代农业的个目标:保证农产品供给数量;保障农产品供给质 3.4.2009 量;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生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蒋和平()着重探讨了现代农 2008 业的发展途径和思路。孙素芬、曹承忠()根据农业发展的阻碍因素,明确现代农 业发展方向是信息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旅游农业,健康农业和工厂化农业等,指 出搭建和完善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制度基础是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协调现代农业发展和 现代经济、城市及农村发展之间的关系,构建农民融入市场的组织体系,将现代科学技术 运用到现代农业领域之中。 2.2009 关于现代农业发展现状的评价研究。杜华章()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全面评价了现 代农业的发展,现状评价指标选择和计算,发现较大的地区差异的长江三角洲现代农业发 Qiu-fang2008 展。马()通过构建农业现代化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安徽省现代农业 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得出指标体系建立更好地反映安徽省的实际情况,有一定的 科学,并提出了对策和建议,加快安徽省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互联网下的传统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 缺乏互联网农业顶层设计。互联网农业是一个传统产业升级与现代科学技术进 步的帮助实现的新命题,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的重要手段,包含了重 “+” 要的战略机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在缺乏顶层设计的情况下,网络农业热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