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中学高三第一次仿真检测语文试题(原卷版)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22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家”不仅承载着
2022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届高三第一次仿真考试 语文试题 (时间:分钟满分:分) 150150 一、现代文阅读分) (36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小题,分) 3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家”不仅承载着中国人生命实践的美好愿景,而且还体现着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重要追求。家文化是 理解 中国5000多年文明历史的基因密码,是见证中国社会变迁的重要标示,同时,它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 着中国社 会未来发展的逻辑进路。中国古代社会的最大特点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构起系统而完备的家族 宗法制度,并 通过嫡子之制、分封之制等延伸至国家政治制度之中,最终形成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 构上的高度共通性, 这种“家国同构”的基本格局导致了忠孝相通、忠孝同义,使家庭道德成为社会和国 家存续的精神纽带。我国 商朝的王位继承方式是兄终弟及制,周代王室则采取嫡长子继承制。秦汉以后, 尽管中国社会时常遭遇周期性 动荡,但因深受“三纲五常”思想的熏陶,由血缘纽带联系起来的家庭文化 自始至终非常稳固。到魏晋南北朝, 特别是隋唐时代,豪门大族层出不穷,家谱族谱的编写蔚然成风。宋 代的二程和朱熹将宗子立法视作尊族重本 和收拾人心的重要手段,民间建造宗祠之风兴起。元明清三代在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的影响下,以家庭道德为 核心的礼仪教化活动进一步得到加强。直到鸦片战争和辛亥 革命之后,在外来冲击和内部激荡双重因素作用下, 中国传统家庭道德开始走向缓慢而艰难的现代性蜕变 历程。 中国传统家庭道德在氤氨化润华夏文明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理论架构。《尚书•尧典》曰:“克 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里展现的是“修身、齐家、治国、 平 天下”的过程。其间,“仁”是人之为人的最基本的德性,它为历代统治阶级和普通百姓所普遍认可。 仁德 的核心是爱人,爱人的根本是孝悌,孝悌之德的根本内容是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由此生发出中国最 重要的 五种人伦关系,即《孟子•滕文公上》中提出的:“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 朋友有 信。”正是这种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宗族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的一以贯之,建立起中华民族悠 远丰厚、 恢宏庞大的家庭美德传统。 与欧美国家的家庭道德相比,中国传统家庭道德具有三种典型特质。一是义务至上主义。在中国传统 家庭 道德中被反复阐明的十义: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其根 本要旨是 强调道德义务和责任的重要性,这同西方家庭道德中追求个人自由与权利的契约主义倾向存在本 质区别。二是 道德理想主义。中国传统家庭道德高度重视家庭成员的修身养性,家庭生活的实质在于如何 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