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长短高矮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长短高矮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13长短、高矮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1.“长短”“高矮”是在学生学会了事
2024年一年级数学上册 长短高矮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13长短、高矮及相关练 习。 教材分析 1.“长短”“高矮”是在学生学会了事物的多少之后所安排的一个教学内容。它有两 方面的内容:一是长、短、高、矮的概念,二是比长短、高矮的方法。 2.长短、高矮都属于比较物体长度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长短、高矮联系较为紧密, 所以我将它们放在一个课时处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初步感知物体有长有短;通过操作,学会比较物体长短的方法;通 过小组活动探讨比高矮的不同办法,知道长与短、高与矮是比出来的。 2.学生通过比长短、比高矮的学习活动,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推理能力 和语言表达能力,体验一些具体的比较方法。 3.学生在小组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到用数学的乐趣,培养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的良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长短”教学 1.引导学生观察 (1)老师为每个小组准备了一个精美的纸袋,问:你们想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东西吗? (2)请各小组的组长把袋中的东西倒出来,让大家看一看,都有些什么。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让学生一上课就把注意力集中到纸袋上来,吸引学生 参与学习活动。 2.小组交流汇报 (1)请各小组说一说各自纸袋里都有些什么。 (2)请学生把同样的东西放在一起。引导学生发现:物体有长有短。(板书:长短)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分类发放东西的活动中,通过眼睛观察和动手操作,感知物体有长 有短。 3.探究比较方法 (1)请学生想一想:怎样才能知道哪个物体长一些,哪个物体短一些? (2)小组合作探究比长短的方法。 [设计意图]这里,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各组学生可以边讨论边动手,从不同角度发现 比长短的方法,并给学生交流和展示成果的机会。 (3)归纳一般方法:比较物体的长短时,一般把要比的几个物体的一端对齐。 4.游戏反馈练习 (1)让学生自由结合,想比什么就比什么。并说一说比较了哪些物体的长短,比的结果 怎么样? (2)出示教科书P12第6题。蛇和鳄鱼在为谁长谁短进行比较,请学生来做裁判。 [设计意图]教师特制了实物图中的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判断后,将蛇卷曲的部分拉直, 结果和学生说的一样,这样做直观生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根据学生的正确判断,及时表扬鼓励。 二、“高矮”教学 1.创设情境,感受高矮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