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端午的阳光熊红久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

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 解析 353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端午的阳光 熊红久 公元前278年的五月初五,被流放至汨罗江畔的屈原,得知秦国军队已攻破楚国郢 都,顿时感到支撑生命的最后一点亮光熄灭了。 当他把“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诗句吟诵给江边渔父的时候,就已经 决定,要将自己的清澈与江水的澄明合二为一了。我知道,这是屈子为保留个体纯净最无 奈的选择,也是迄今为止,文化祭坛上最高尚的选择。 最终,三闾大夫坐在了汨罗江边,坐在了五月初五的阳光里,把最后的生路溺死水 中。怀中石的沉重恰如其心,所以屈原是抱着自己冰凉的心,走进旋流之中的。而那些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诗句,留在 了岸上,留给了端午。一条江因为成了一个诗人心灵最后的归属地而声名鹊起。一个节 日,因为收留了伟大诗人的高尚魂魄,而内涵充盈。 端午,把缅怀和敬仰裹成了节日的粽心。 节日的寿命当然要比人的寿命长久许多,所以,三闾大夫把自己的傲骨,托付给了这 个日子。在结束自己物理生命肉体的同时,也打开了精神的光芒。被江水濯洗的灵魂,恍 如江面的粼粼波光,刺痛了后人的视线和思想。我知道,这种深入骨髓的隐痛,来自时间 深处的召唤,一个背负着深重苦难,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其实是在为自己的存在寻找 一个答案。所以,端午节带给我们的,应该是溯流而上的文化追源,恰如诗人余光中所 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 以我们现在的视角来看,用一个诗人的陨落,攀附上文化的崛起,或许是物有所值 的。就像屈大夫生未能拯救楚国,却用死成就了《离骚》一样。忽然觉得,端午节其实更 像是包裹粽子的苇叶了,它把所有的内容和精髓,密密细细地包藏起来,让我们极具耐心 地一层层打开,最后领略到事物的真相。熟透之时,苇叶汲取了糯米的黏质,糯米渗透着 苇叶的清香,恰如端午与屈子之间的浸染,节与人的统一。 对端午节的最初认知,完全来自于粽子。那时候的小学课本,还没有涉及到“楚辞”

腾讯文库河北省邯郸市第二十九中学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题含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