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格斯的语言文化理论思考
恩格斯的语言文化理论思考 作者:赵超颖 单位:广西大学政治学院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的语言风格 《反杜林论》的语言并非像许多专业著作那样枯燥乏味、晦涩难懂,而是表现出极大的生动性,将恩格斯丰富
14 第页共页 恩格斯的语言文化理论思考 作者:赵超颖 单位:广西大学政治学院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 中的语言风格 《反杜林论》的语言并非像许多专业著作那样枯燥乏 味、晦涩难懂,而是表现出极大的生动性,将恩格斯丰富的人性体现 得淋漓尽致,可谓"风格即人"。在论战中,恩格斯摒弃陈词,用理性 而激情的心、生动而给力的语言激烈驳斥,字里行间刀枪剑影、波澜 壮阔,让杜林在论辩中丢盔弃甲、节节溃败,恩格斯的炽热情感和伟 大智慧也激荡了一个时代,影响了数代人。 (一)幽默生动,讥诮 嘲讽 生动幽默、讥诮嘲讽是《反杜林论》语言风格的一大特色。面 对杜林对马克思主义的愚蠢挑衅,恩格斯虽恼火鄙夷,却依旧淡定从 容,用他特有的精准的冷幽默讽刺了杜林的无知,既让读者忍俊不禁, 又无情地戳穿了其虚伪面具。 "杜林先生的相反观点是唯心主义的, 它把事物完全头足倒置了,从思想中,从世界形成之前就久远地存在 于某个地方的模式、方案或范畴中,来构造现实世界,这完全就像一 个叫作黑格尔的人的做法。"[3(]P34)在批评杜林的唯心主义时, 恩格斯未动用再多的马克思主义观点,而是巧妙地将黑格尔提了出来, 把"完全像"三个字狠狠抽在杜林脸上。杜林所谓的"理论"和身上那毫 无根据的、狂傲的哲学气质与黑格尔何其"相似"!这不是剽窃是什么? 这不是模仿是什么?况且黑格尔在当时已被视为落后的代表,所以指 责杜林抄袭黑格尔,也是对杜林入骨的批判和嘲笑。更过瘾的是,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