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心理学练习题详解

判断题教师常常采用个别谈话法的方式来评定道德教育的结果。( × ) 学习成绩测验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运用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才能取得应用的效果。( √ )孟子认为,在学习中学生

一、 判断题 1. × 教师常常采用个别谈话法的方式来评定道德教育的结果。( )学习成 绩测验 2. 只有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地运用人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才能 √ 取得应用的效果。( ) 3. 孟子认为,在学习中学生不仅需要有学习兴趣,还要对学习有情感,即乐于 × 学习。所以他又提出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命题。( )孔子 4. 成就理论即成就动机理论。早在20世纪30年代末,阿特金森即提出了成就 × 动机这一概念。( )莫里 5.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在强调认知学习活动中的协调作用的同时,也很 √ 重视强化对学习行为的调控作用。( ) 6. × 最早提出归因理论的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 )奥地利 海 德 7. 研究表明,一次批评和一次表扬,对加强学习动机同样有效,而继续使用批 × 评和表扬,则后者的效果不如前者。( )前者 后者 8. 桑代克所著《教育心理学》一书被公认为该教育心理学科学体系确定的标志。 √ () 9. 当前教育的历史使命是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全面推进 √ 素质教育,这样同样是今天教学所肩负的历史使命。( ) 10. 可以这样说,没有教学媒体就不可能有教学的最优化,教学媒体是教学迈向 × 最优化理想境界必不可少的关键一步。( )教学设计 11. × 在向教学目标趋近的教学活动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学生的学。( )教 师的教 12. √ 探究训练最初是为自然科学设计的,但它的程序在各学科中都运用。( ) 13. 品行方面的问题行为既影响行为者自身学习,又妨碍教师的教和周围同学的 √ 学,有时还会违背社会道德规范。( ) 二、 选择题 1. 当教师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年龄和发展水平的儿童有着不同 的社会与情感需求,即进入了( C) A. 关注生存阶段 B. 关注情境阶段 C. 关注学生阶段

腾讯文库教育学、心理学练习题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