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师教研记录
幼儿园教师教研记录 全国教研员参观――教研活动李建丽:各位老师,刚才我们都参观了,也都休息了一下,现在我们进行下一个环节,就是我们的教研活动。这次活动是由我们棉花胡同幼儿园副园长张立老师主
幼儿园教师教研记录 全国教研员参观――教研活动 李建丽:各位老师,刚才我们都参观了,也都休息了一下,现在我们进行 下一个环节,就是我们的教研活动。这次活动是由我们棉花胡同幼儿园副园长 张立老师主持。(立:大家好!)好,张老师情。 张立:各位专家、幼教同人,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全体教师欢迎大家到 棉幼做客。首先我先介绍一些我们的教研活动。我们教研活动的目的是发挥教 师同伴互助的作用,让教师在研究自己、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追 求选择教育构成,以及贯彻《纲要》的全过程,我们经过“十五”课题―― 《创设丰富可选的环境,促进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我们的教师已经知道尊 重孩子的个体差异必须创建丰富可选的环境,而且在实践中也尝试去做。大家 可能刚才也看到了,我们有许多丰富的活动,比如说《参观小吃店》,然后再 回到班上开小吃,“小吃馆”;还有是亲子郊游活动;还有给孩子筹备一些艺术 展;让孩子自己设计小舞台;等等。还创设有个性化的区域供孩子游戏。但是活 动是否真的能够促进孩子的发展,师幼互动是否真的有效,是否真正尊重了幼 儿个体差异,还有一定的差距,需要我们进一步的研究。为什么教师知道怎么 做,在实践中又往往做不到呢?通过观察及不断地与教师沟通,我们发现教师对 《纲要》条文非常熟悉,但是理解不够,而且在实践中不知如何操作,有时会 回到以前的做法。目前教师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点:一个是忽视幼儿原有经 验,第二个是对玩教具的研究不够,第三个是师幼互动的有效性有待提高。针 对教师的问题,本学期我们建议研究的问题是:区域活动如何有效的促进幼儿 发展?由于教师对玩教具是比较关心的,所以我们决定将研究玩教具作为一个切 入口,引导教师反思玩教具和互动,是否真的有效的支持幼儿,反过头再调整 教师自己的行为。教师的学习特点其实就是具体可操作的,于是我们就在日常 教研中引导教师步步深入,我们也给教师提供了一些台阶,比如说操作式体 验,环境和行为的设计不应该是老师凭空想象的,必须是源自孩子的,在设计 活动和玩教具投放过程中,教师先亲身操作,通过教师这种亲身操作能够提前 预知和把握教育目标的价值,以及幼儿可能遇到的难点,使教师的支持有准备; 第二个是再现事实的方法,“当事者迷,旁观者清”,所以很多时候教师做不 到位,不是能力不够,而是没有机会从第三者的角度观察自己,想要真正做到 尊重个体差异,就必须去了解孩子,再现事实的方式可以不断调化教师关注孩 子的行为,非常有助于我们了解孩子的个体差异,并引发我们因人施教的思 考。第三种方法是追问和质疑,每个人都有思维的局限性,通过质疑可以帮助 教师从另一个角度看待平时很平常、顺理成章的观点和行为,可以引发教师的 思考,这个方法对教师学会反思非常有帮助;第四个是对比分析,通过实际操作 我们也感到对比分析特别好,为什么呢?单独看有时看不出问题,但是在对比分 析中能够凸现问题,引导教师注意和思考。我们的具体步骤是这样的:第一步 就是像我们照片上所呈现的,我们在交流自制玩教具,我们想解决的问题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