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保安监控技术》课程标准
《综合保安监控技术》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代码581434承担教研室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教研室课程类别职业技能课课程设计代码课程性质必修课周数1周计划学时56学时理论学时28学时实验(实训)学时2
《综合保安监控技术》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代码 581434 承担教研室 生产过程自动化技术教研室 课程类别 职业技能课 代码 课程设计 课程性质 必修课 周数 1周 理论学时 28学时 计划学时 56学时 实验(实训)学时 28学时 适用专业 楼宇智能化工程技术专业 二、课程的定位 综合保安监控技术》课程是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支撑课程是一门理论与 《 实践相结合的课程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与实践难度。本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面向保安监控岗 位的核心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是一门面向职业岗位的技术应用类课程。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 1.课程设计理念 该课程是依据“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监控系统__与维 护工作项目设置的。其总体设计思路是,打破传统的学科型课程目标设定方式,转变为从“任 务与职业能力需求”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方式;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 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__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 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突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以“工作项目” 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并结合相应的职业岗位资格考试,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道德和职业 素养。 本课程是一门以实践为主的“知识、理论、实践”一体化的课程,在教学内容__上,根 据智能监控系统__与维护能力需求目标的内容来确定,内容编排以各子系统工作任务的内容 为依据;在教学过程__上,按照各子系统__与维护顺序进行,在讲授操作过程的同时进行动 手操作训练,把相关的知识点分解到相应的操作过程中,在学会的基础上能够熟练地操作; 通过校内实验室建设,实训中心建设和校企合作等多种途径,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 通过教学过程评价、顶岗工作评价由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以实际安防工程各环节的设计工作过程为导向,引导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以 多个典型设计任务为载体,贯穿安防及智能建筑领域相关标准规范,使学生了解安防工程一 般流程及主要环节;掌握入侵__、视频监控和出入口控制三大主要系统以及布线、联动、电 源、防雷、接地、高风险对象等方面的知识与设计流程、思路与方法。最终具备中小型安全 防范工程的设计能力,能够承担售前技术支持、设计方案编制等工作任务 四、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能够具有初步的中小型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能力,能够承担 售前技术支持、设计方案编制等工作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