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新文化运动教学案无答案冀教版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冀教版第一部分 学案一、学习目标:1、课程标准: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
河北省唐山市第十六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新文化运动》教学案冀 教版 第一部分 学案 一、学习目标: 1、课程标准 :列举陈独秀、胡适等新文化运动的主要代表人物,了解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 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2、学习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与能力目标 :了解陈独秀创办《新青年》的历史背景,认识《新青年》在近代中国思想解 放运动中的作用。知道胡适首倡“文学改良”及陈独秀发起“文学革命”的意义。了解鲁迅、李大 钊的代表作品,探讨新文化运动在近代中国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了解陈独秀等资产阶级革命者积极思考民族独立和解放的探索活动,学习 他们爱国自强、不断求索和勇于实践的精神。认识新文化运动是近代中国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 运动,它对中国近代化进程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3、学习重点 :《新青年》的创办。胡适、鲁迅与新文化运动。 4、学习难点 :新文化运动在近代思想解放运动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预习第8课,并完成以下内容 【创办《新青年》】 1、基础认知 (1)新文化运动发起的背景是什么?(勾在书上) (2)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代表人物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阵地是_______,主张、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__。主要内容是 什么?(勾在书上) 2、能力提升 (1)思考50页议一议。 (2)阅读课文50页小字部分和图片,了解陈独秀的生平及贡献。 【文学革命】 1、基础认知 (1)_______于1917年在《新青年》上发表了____________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明确 提出“文学革命”口号的是_____________,他发表的文章是__________,主要观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能力提升 (1)阅读课文51页小字部分,了解胡适的生平及贡献 (2)阅读课文51页对鲁迅的介绍,总结出鲁迅的代表作及在近代中国文学和思想史上的地位。(勾 在书上) 【新世纪的曙光】 1、基础认知 (1)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两篇文章,他是受到什 么事件的影响? 2、能力提升 (1)“文学革命”在李大钊发表两篇文章后,知识分子开始宣传了什么新思想?。 小组合作探究 1、 新文化运动给中国带来了哪些影响?(勾在书上)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第二部分 讲案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预习并检验成 指导学生分组完成自学部分,并 展示学习成果,互相交流评价 果 检验和展示学习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