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的观后感200字
《活着》的观后感200字 《活着》的观后感200字篇1 余华是当代作家中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我以前读过他的两部作品:《在细雨中呐喊》《兄弟》,印象深刻。《在细雨中呐喊》是余华的处女作,取材日常生活,但
《活着》的观后感200字 《活着》的观后感200字篇1 余华是当代作家中先锋派的代表人物,我以前读过他的两部作品:《在细雨 中呐喊》《兄弟》,印象深刻。《在细雨中呐喊》是余华的处女作,取材日常生 活,但因为关注少年成长中的隐秘,对人性做了多角度细腻的描写,使人过目难 忘。《兄弟》直面改革开放后人在金钱至上观念的冲击下,伦理与道德的崩溃, 赤裸裸的白描反映的却是血淋淋的现实。那两部作品虽为同一个作家创作,但风 格迥异,感觉余华在不断探索小说表现手法,他基本做到了不重复别人,也不重 复自己。 《活着》是一部有别于《在细雨中呐喊》与《兄弟》的长篇,小说通过一个农民悲惨、 坎坷的一生,反映了近一个世纪以来底层农民的悲苦生活。与《在细雨中呐喊》那种浓稠而 细腻的描写不同,与《兄弟》中那种坚硬赤裸的文字风格不同,《活着》的表现手法是传统 的,小说通过一个老农的讲述,反映新中国建国前后老百姓生活的变化,是一个时代一代人 生活的缩影。 《在细雨中呐喊》以艺术创作手法的革新让人记住细节,产生深刻的体验。《活着》以 主题取胜,富贵老人的一生就像大海里的小船,总是无法把握自己的命运,他们被时代的大 潮冲击着任意前行,他青年浪荡不羁,嫖、赌样样俱全,赌博输尽了家产,被国民党军队拉 了壮丁,在战场上九死一生,活着回到家乡。至此,他的悲惨命运才开了个头。一对儿女先 后死亡,妻子病死,就连他那残疾的女婿也以非正常死亡终结生命,与他相依为命的外孙不 到十岁,却被他煮的豆子吃得撑死……家破了人亡了,富贵还活着。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 陪伴他的是一头老黄牛。 余华是一位狠毒的作家,他在《活着》中把个体生命所能遭受的各种考验与灾难全部加 在富贵身上,展现了生命的柔韧与顽强。父母给孩子起名寄予了希望,然而,“富贵”这个 人一生却与富与贵毫不沾边。 《活着》的观后感200字篇2 《活着》是改编自余华的同名小说的剧情电影,由张艺谋执导,葛优、巩俐 主演。这是一部被誉为“张艺谋最好的电影作品”的电影,电影生动的描述了中 国从内战时期到革命结束这段特殊时期的历史,大时代背景下男主的命运多舛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