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匆匆教案2新人教版

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匆匆教案2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

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匆匆教案2新人教版 教材分析: 这篇讲读课文的作者是朱自清,写与1922年3月28日。作为诗人和散 文家,朱自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是“五四”新文学的创业者之一。 他创造了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散文体制和风格。他的散文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匆匆》、 《背影》、《荷塘月色》、《春》等名篇,一直被认为是白话美文的典范。《匆匆》这 篇课文,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文中列举 了大量的事实,说明时间的来去匆匆,教育人们珍惜时间,不要让时光匆匆流失。 学情分析: 在初读的基础上,抓住课题“匆匆”,从题入手,看看课文是怎样写我 们的的日子匆匆而逝/带着这个问题,通过读,找出有关的片段和句子进行分析。在教学 中要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语言的美,在读中品味字里行间流露的感情,,在读 中学习语言的表达方式,积累语言。 教学目的: 1、了解时间的来去匆匆,一去不复返,教育我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它白白地流去。 2、学会本课的生字。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匆匆”是形容什么的?(急急忙忙的样子。)不仅人会“匆匆”,时间也回 “匆匆”。而且是一去不复返。时间到底到那里去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作家朱自清 的《匆匆》,对作者进行简介。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读课文,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向我们提出了一个什么问题?(时间为什么一去不 复返?它到那里去了呢?) 2、按作者叙述的顺序,理清文章的脉络。 三、理解课文内容。 1、出示问题“作者提出一个问题,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哪儿去了?”学生讨 论,交流。 2、作者用燕子去了再来,杨柳枯了再青,桃花谢了再开,是要说明什么?(说明 这些事物有去有来) 3、紧接着作者提出了什么问题?这里的“日子”代表的是什么?(时间)这里的 “他们”指的是什么?(时间) 4、指导朗读这部分内容。 过渡:同学们,我们在回答前面的问题时,时间就在不知不觉中悄悄地溜走了。

腾讯文库2024年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2匆匆教案2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