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岩水库地质设计
二、地质设计2.1地质环境2.1.1区域地质(1)地形地貌工程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区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地势西北高,南东低,山脉走向北东,与构造线展布方向大体一致。以彭县—灌县断裂为界,东南侧为
二、地质设计 2.1地质环境 2.1.1区域地质 (1)地形地貌 工程区位于四川盆地西北侧,区内群山起伏,峰峦叠嶂,地势西北高,南东低, 山脉走向北东,与构造线展布方向大体一致。以彭县—灌县断裂为界,东南侧为 龙门山山前凹陷带的碎屑岩区,属龙门山与成都平原结合部中低山~平原地形, 山岭高程一般800~1800m,相对高差140~1000m;西北侧为龙门山系的碳酸盐建 造区及邛崃山脉东侧的变质岩、岩浆岩区,多为“V”型峡谷,属深切高山地貌, 山岭高程一般2200~3400m,相对高差1400~2500m。 区内地貌主要受构造及岩性控制,其地貌单元主要为构造剥蚀地貌和侵蚀堆 积地貌两大类型。 ① 构造剥蚀地貌 分布于工区西北部老棚子至青峰岭一带,主要由侏罗系砂岩、粉砂质泥 岩,泥盆系、二叠系碳酸盐岩类及少量三迭系砂、页岩,白垩系砂岩、 砾岩、粉砂质泥岩等地层组成,受构造剥蚀作用,碳酸盐岩地层是一般 形成高中山地形,砂、砾、泥岩地层则形成低山地形,山脊多成椭圆或 长条状,河谷狭窄,出口为平原地形。山顶高程一般800~2900m,相对 高差140~1900m。 ② 侵蚀堆积地貌 区内水系发育,以文井江水系为主,左右岸呈树枝状分布,其中有大坪 沟、肖家沟、紫竹沟,福宝口沟,苟小河,柏木沟,石江沟等数十条支 流汇入。文井江主要为中低山深切割区,河流强烈下切,河谷多呈“V” 型峡谷,万家坪以下左右岸不对称,右岸多为悬崖绝壁,左岸为斜坡或 台地,沿河两岸分布有Ⅰ、Ⅱ级阶地,规模不大,阶面高出河水面分别 4~6m和25~38m。 工期在喜马拉雅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下,存在两期夷平面,即早 更新世夷平面和中更新世夷平面,早更新世夷平面高程在3200~3500m, 中更新世夷平面又可分为三个夷平面亚期:第一亚期夷平面海拔 2200~2800m,分布于大木坪、熊谎言一带;第二亚期夷平面海拔 1400~1800m,分布于大烛寺及牟家山一带;第三亚期夷平面海拔 800~1200m,分布较广泛,分布在观音庵、富强村、八角井一带。 (2)地层岩性 区内第四季覆盖层广泛分布,主要为冲积、洪积、崩坡积、坡残积、 地滑堆积层。出露地层主要有元古界黄水河群(Pthn),震旦系上统 (Zbd),志留系茂县群(Smx),泥盆系上统(D),中统养马坝组(Dy)、 32 中统观雾山组(Dg)、下统甘溪组(Dg),石炭系(C),二迭系上、 21 下统(P、P),三迭系上统须家河组(Tx)、中下统(T、T),侏罗系 21321 上统莲花口组(Jl)、中统遂宁组(Jsn)、沙溪庙组(Js)、自流井群 322 (Jzl),白垩系下统夹关组(Kj)、灌口组(Kg)及上第三系(N)、 1,211 下第三系(E)。 (3)地质构造 工程区在大地构造上跨松潘—甘孜凿山带和扬子陆块2个一级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