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让我自己来整理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11 让我自己来整理浦东新区罗山小学 唐颖一、教学任务与设计意图(一)教学内容分析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
小学一年级《道德与法治》 第三单元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 11 让我自己来整理 浦东新区罗山小学 唐颖 一、教学任务与设计意图 (一)教学内容分析 《让我自己来整理》是《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一年级第一学期第三单元 “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中的第3课。这一单元主要引导儿童在“上学了”的基础 上,以一个小学生的身份进入家庭生活,反思家庭生活,有意识地、主动地将家 庭生活的自然状态逐步转向文明健康、安全愉悦、自主自理的状态。 本课依据课程标准“健康、安全地生活”中的第4条“爱护家庭和公共环 境卫生”;“负责任、有爱心地生活”中的第2条“爱父母长辈,体贴家人,主 动分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而编写。教材通过四个板块的教学活动以及绘本材 料的补充拓展,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的习惯。 第一个栏目用两个谜语让学生发现生活中与自己密切相关的物品,建立与它们的 亲密关系;第二个栏目用遗失文具的事件,让学生体会乱放东西、不整理给自己 和家人带来的烦恼;第三个栏目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整理物品;第四个栏目展示了 学生对整理物品的错误认识,重点交流怎样养成整理物品的好习惯。 教材以“伙伴”一词贯穿期间,时时处处提醒学生,自己物品的重要性, 整理自己的物品是自己的事情。同时,教材中的插图、儿歌为学生构建了与生活 实际场景之间的联系,让他们发现自己身边的问题,用一个个问题展开相关的实 践活动,说说做做,知道整理东西的方法,并以拓展活动鼓励他们将自己整理东 西的好习惯保持下去。 教材以“整理”为抓手,重在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日常生活习惯和自理能 力,具有“自己的事自己做”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感。本课所呈现的劳动带来的 改变和美好,也是本单元的编写基调。 (二)基础学情分析 小学低年级阶段是儿童品德、智力和生活能力等形成和发展的重要时期,对 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平时离不开各类生活用品以及各种玩具,但物品使用过后, 学生整理物品的意识较弱,也缺少系统的方法指导。因此,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 说,使用物品后进行有序归类和整理的能力需要加强,更科学、合理的整理需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