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下棋》精品教学案例 鲁教版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下棋》精品教学案例 鲁教版案例描述朗读听读、理解感悟明确要求:由4名同学分别朗读4段文章,其余同学听读,并拿起笔做批注,包括:佳词佳句,精彩片段,难解之处。听读后,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下棋》精品教学案例 鲁教版 案例描述 朗读听读、理解感悟 明确要求:由4名同学分别朗读4段文章,其余同学听读,并拿起笔做批注,包括:佳 词佳句,精彩片段,难解之处。听读后,四人小组讨论交流,选出代表,全班交流。(提示: 1、交流佳词佳句,精彩片段。2、提出自己不解的问题或想进一步了解的问题。) (学生分小组开始交流,时间5分钟每人大约有1分钟的时间发表自己的见解,我走到 学生中去,参与讨论,解决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班级交流(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高潮所在,先后有近15位同学起来交流) 生1、我认为第一段中“当你给对方一个严重威胁的时候,到“种种现象,不一而足”这一 段描写非常精彩? (师追问:怎样个精彩法?) 生1:(继续)用了排比句,连用了8个“或”字句,形象生动的绘出了受窘者的种种现 象,我们读后真如身临其境一般。 师评说:说得多好,大家看到这一点了么?多数同学点头认可。 我乘机提问,“静静地欣赏对方的苦闷的象征”一句中“苦闷的象征”的具体内容是指 8 种窘态 “象征”在这里应当作何理解, 表情,神情,神态) 生2、还有一处排比句也相当精彩,那就是第二段“下棋不能无争,争的范围有大有小, 而拳足交加。”一段中连用7个“有”字句,形象的写出了下棋中竞争的激烈程度和精彩场 面。 我不断的点头赞许,同学投去的 目光 生3、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被挖者不敢出声,出声则口张,口张则车被挖回,挖回 则必悔棋,悔棋则不得胜,这种认真的态度憨得可爱。”这里“出声、口张、挖回、悔棋” 在第一句话的结尾出现,又在第二句话的开始重复,好象在哪里见过类似的结构,你能给我 们讲一下吗?” 我不急于解答,而是提醒,在上学期《理想》一诗的开头就是这种修辞方法, 马上就有同学背出,忽然生5叫起来:顶真(大多同学马上反应过来。。。,。。我们还 造过句子呢?(我乘势倡导:我们课下能否再造一个句子,也描述一系列动作,也尝试一下 用顶真的修辞方法) 生4、“我曾见过二人手谈,”一段写下棋人“起先是坐着”“俄而”“都站起来”“最 后”“跳到桌子上去了”简直把下棋的场面写活了,我非常欣赏。 (其实这一段属于细节描写,抓住典型细节进行漫画式的勾勒,是本文的一个显著特点,我 们能从本文中再找2处加以欣赏么?为节约时间,只要学生知道在哪个地方即可,欣赏留待 课下进行) 生6、“看见一个人要入陷阱而不作声是几乎不可能的事,。。。。。 “要抽车,要抽车!” 7、我有两个朋友下棋,。。。。。。 “你走!那就算是你输了。” 8、老师,我想知道“斗智不斗力”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下棋是“斗智不斗力”的游戏? (有没有那位同学能帮他回答这个问题?) 9、我觉得下文的“人总是要斗的,总是要钩心斗角地和人争逐的。与其和人争权夺利,还 不如在棋盘上抽上一车。”差不多可以作为这个问题的答案。 教师补充:好斗(争抢好胜)是人类的本能,与其兵戎相见,头破血流,不如制定一个大家 公认的游戏规则,在棋盘上进行一番较量。 10、老师,梁实秋的这篇文章写得是好,就拿用词来说吧,好象用了许多成语,甚至俗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