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药学知识点总结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一般采收原则:根和根茎类;叶类和全草;树皮和根皮;花类;果实和种子;菌、藻、孢粉类;动物类。产地加工——发汗:是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加快干燥速度。【厚朴、杜仲、玄参】

生药学知识点总结 1、 一般采收原则:根和根茎类;叶类和全草;树皮和根皮;花类;果实和种子;菌、藻、 孢粉类;动物类。 2、 产地加工——发汗:是药材变软、变色、增加香味或减少刺激性,加快干燥速度。【厚 朴、杜仲、玄参】 3、 生药的变质——泛油:含油药材的油质泛于药材的表面,以及某些药材变潮、变色后表 面泛出的油样物质。【柏子仁、杏仁、桃仁、郁李仁含脂肪油,当归和肉桂含挥发油, 天门冬、孩儿参和枸杞等含糖质,这些药材会“泛油”】。 4、 生药质量控制的依据——三级标准:一级为国家药典标准;二级为部颁标准;三级为地 方标准。 各论 植物生药 1、冬虫夏草: 【基源】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寄生在蝙蝠蛾科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干燥复合 体。 【性状】虫体似蚕幼虫、表面棕色、纹络明显、足8对、中间四对较明显;质脆易折断、 断面略平坦、呈淡黄白色;头部子座呈褐色、上部稍膨大、质柔韧、断面纤维状类白色; 气微腥,味微苦。 【显微】虫体横切面:呈不规则形,四周为虫体的躯壳,其上密生长20-40微米的绒毛, 躯壳内有大量菌丝,其间有裂隙。子座横切面:子囊壳近表面生,卵圆形至椭圆形,基 部陷于子座内,中间充满菌丝,有裂隙。 2、 主要成分:灵芝多糖。 灵芝:多孔菌科真菌赤芝或紫芝的干燥子实体。 3、 茯苓: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 猪苓:多孔菌科真菌猪苓的干燥菌核。 【二者区别】(水试)猪苓浮起来,茯苓下沉。 4、 绵马贯众: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的干燥根茎及叶柄残基。 环状 分体中柱:维管束 细胞内 :间隙腺毛 5、 孢子 海金沙:海金沙科海金沙干燥城市的。 【火试】置火中易燃烧发生爆鸣声且有闪光,无灰渣残留。 6、 裸子植物胚珠和种子裸露,没有果实。 7、 草质茎 麻黄:麻黄科草麻黄、中麻黄、木贼麻黄的干燥。 【性状】细长圆柱形;表面黄绿色、有细纵棱;体轻质脆易折断;髓部红棕色;气微香, 味涩,微苦。 【显微】下皮维管束;嵌晶纤维、草酸钙晶体。 粉末呈淡棕色;气孔哑铃型、 8、 蓼科:蒽醌类。 9、 大黄:蓼科植物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 【性状】表面棕色;质坚实;有星点;有锦文;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有砂粒感、 【名词解释:星点:大黄根茎髓部出现的异常维管束,形态呈星芒状。】 使唾液染黄。 【粉末】草酸钙簇晶、网纹导管 10、何首乌:蓼科植物何首乌的干燥块根。 【性状】团块状、表面红棕色、凹凸不平、横长皮孔、质坚实而重、断面淡红棕色、“云 锦花纹”异形维管束。【名词解释:云锦花纹:何首乌块根出现的异常维管束,形成云锦状。】 11、黄连:毛茛科黄连、三角叶黄连、云南黄连的干燥根茎。【味连、雅连、云连】 【形态】黄连:卵状三角形 三角叶黄连:三角形 云南黄连:卵状三角形、花瓣匙形。 【性状】味连:根茎多簇状分枝,弯曲互抱,形如倒鸡爪状,习称“鸡爪黄连”;根茎 有节间表面平滑如茎杆,习称“过桥”;质坚硬,折断面暗棕色;木部鲜黄色;髓部红棕色; 气微,味极苦。雅连:多为单枝,“过桥”较长,表面光滑。云连:多为单枝,“过桥”较 短。

腾讯文库生药学知识点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