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地区下地壳再循环及其与高镁岩浆岩的成因关系的综述报告

山东地区下地壳再循环及其与高镁岩浆岩的成因关系的综述报告地壳再循环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涉及到地球内部的物质运移和转化,从而对地球的构造演化和地球化学过程产生重要影响。山东地区作为中国东部

山东地区下地壳再循环及其与高镁岩浆岩的成因关系 的综述报告 地壳再循环是构造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其涉及到地球内部 的物质运移和转化,从而对地球的构造演化和地球化学过程产生重要影 响。山东地区作为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典型代表,下地壳再循环和高镁 岩浆岩的成因关系备受关注。 一、山东地区下地壳再循环的基本特征 山东地区下地壳再循环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成矿作用 山东地区是中国东部地区的一个重要金矿集中区,其成矿作用与下 地壳再循环密切相关。多数金矿床形成于古老岩浆岩地体的周围,与早 期构造运动有关,成矿过程中下地壳物质参与程度较高。例如,龙山金 矿床位于花岗岩侵入体,富集了大量的金、银、铜等金属元素,该矿床 的成因模式主要受到下地壳再循环的控制。 2.变质作用 山东地区变质作用现象极为广泛,其变质作用与下地壳物质再循环 密切相关。变质作用所出现的石榴子石、角闪石、透闪石和绿帘石等多 种矿物,往往代表了一定深度的下地壳物质。例如,山东省寿光县的夏 津组和井子组,以及兰山组中的绿片岩和绿岩成分,均表明下地壳物质 的混入。 二、高镁岩浆岩的成因与下地壳再循环的关系 高镁岩浆岩是一类含有较高镁铁比值(MgO/(MgO+FeO)=0.6以 上)的岩浆岩,其成因与下地壳物质再循环密切相关。 1.下地壳再循环对高镁岩浆岩的成因产生影响

腾讯文库山东地区下地壳再循环及其与高镁岩浆岩的成因关系的综述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