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文《摄论》中的了别识与辨别识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蚄藏文《摄论》中的了别识与辨别识芄 梵文里有两个词:Vijn~ā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 forcommercialuse 藏文《摄论》中的了别识与辨别识 蚄 Vijn~ānarnampashespaVijn~apti 梵文里有两个词:(辨别识。藏文:)和(了别识。藏 芄 rnamparigpa“” 文:),在汉译佛典中常被合译成一个识字。两者究竟应该如何定义,相互之 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只能求助于梵藏文经论中的使用情况了。就我所见,从藏文《摄大乘论》 中这两个词的使用情况,较容易看出其含义及其关系,所以本文以藏文《摄论》为主,总结 一下经论中使用两个词的情况。 一、了别识包含辨别识 蚀 “ 藏文《摄大乘论》中说;此中,什么是依他起性相呢?具有阿赖耶识的种子,可以概 蚆 括为虚妄分别的了别识。它又是些什么呢?身、具有身者、受者了别识,由彼(六根了别识) 所受用了别识(六尘),于此(所受用了别识)能受用了别识(六识),时间了别识,数量了 …… 别识,空间了别识,名言了别识,自他分别了别识,善趣恶趣死生了别识。此中,身、 具有身者、受者了别识,当知是眼了别识等六内界。由此所受用的了别识,当知是色等六外 界。于此能受用的了别识,当知是眼辨别识等六识界。其余诸了别识,当知是这些了别识的 ”ri13A 差别。(德格版藏文大藏经唯识部函第页面。) 依他起性,就是具有阿赖耶识种子的十一种了别识。前三项是六根,加上四、五项是 螄 十八界,这就是依他起自性。六到十一项都是在此自性上假安立的差别。 在依他起自性中,共有五项了别识,而其中的第五项是辨别识。因此,了别识与辨别 蚄 识是类种关系,或叫从属关系,即了别识包含辨别识,辨别识是其中的一种了别识。 具体说就是,十八界都是了别识,其中的六识界又叫做辨别识。也就是说,其中的六 膈 根界和六尘界都只是了别识。 二、根、尘了别识为因相,辨别识为能见 虿 眼等诸了别识,从色等为因相,和它们的辨别识为能见起, “ 藏文《摄大乘论》中说; 袄 直至身辨别识为能见,这些就是(眼、耳、鼻、舌、身了别识)所具有的因相和能见。 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