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教师的角色转换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小学品德教师的角色转换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摘 要: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应为学生创设适宜的环境,因此主要探讨了小学品德教师的角色转换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以此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质

小学品德教师的角色转换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 摘要:新课改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作为主体,教师应为学生创设 适宜的环境,因此主要探讨了小学品德教师的角色转换带来的课堂教 学变革,以此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质量。关键词:主体地 位;角色转换;教学变革《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强 调:“教师是儿童的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教师不单是单 纯的知识传授者,不是‘教’教科书的人,而是努力为儿童创设适宜 的活动环境与条件的支持者;与儿童共同向着课程目标前进的指导 者。”《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也明确指出了“教师应由单 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由此可 见,课程的性质决定了它是“学”而非“教”的课程,教师应当注重 的是引导学生如何学,而非教什么。新课程实施以来,确实在品德教 学中我们也发现教师角色的功能多样化,教师更是努力地发挥着自己 主导作用。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师角色的转换也给我们 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变革。一、教师应从“传播者”变为“促进 者”,变“教的课堂”为“学的课堂”传统的教学中我们主要以 知识传授为主,评价一节课的好坏总以教师怎么教,教得怎样来评 判。其实,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应该问问,学生学到了什么,学得 怎样,有没有在原有的知识经验上得到提升,这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 目标。“教师是课堂的主导,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这句话似乎 强调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确实承担着课堂教学的调控任 务,但是调控并不等同于主导,我想用“引导”似乎更加合适。学生 作为活生生的人,有其主观意识,课堂上产生的学习信息更是纷繁复

腾讯文库小学品德教师的角色转换带来的课堂教学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