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青岛市通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山东省青岛市通济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一、 现代文阅读(35分,共3题)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优惠的政府政策、全
新东方海威时代与“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联合发布《2016 年中国海归就业调查报告》 山东省青岛市通济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上学期期末试 2020-2021 显示,六成企业在招聘时更倾向于使用海归人才,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 卷含解析 斜性待遇(如更核心岗位、较高起薪等)。 一、现代文阅读(分,共题) 353 而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是,身处海外的留学生在回归本土职场的过程中也遭遇了些许不利因素。 《报告》结果显示,多数企业的招聘岗位数量,招聘时间,招聘渠道对海归求职较为不利。同时,海 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归人才在求职过程中也暴露出对国内就业形势不了解,错过企业招聘季以及缺乏明确职业规划等问 材料一 题。超过50%的海归认为不了解国内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是回国就业的第一不利因素,同时47.3%和 圆梦正当时,中国梦激荡最大“海归潮” 32.4%的受访人员认为回国时间错过校招季以及岗 位海投效率低这两大因素导致了海归回国就业难 优惠的政府政策、全球最活跃的经济、快速发展的高新产业、持续投入的科教事业、浓厚的创新 度增大。(摘自中国新闻网,有删改) 创业氛围以及海内外“人才、项目、技术、市场、资本、场地、服务”全面对 接的平台,正吸引越 材料三 来越多海外学子归国追梦。国外媒体评价,全球没有哪个国家像中国这样重视、这样大规模、这样专 日前,杨振宁、姚期智两位老科学家放弃外国国籍、转为中科院院士一事,引发热烈关注。 业化地吸引人才回国。 在舆论场上,以耄耋之龄回归故土的杨振宁更是备受关注。已近百岁之龄的杨振宁,估计已不会 “现在,海归回国主要是被‘吸’回来的。”中国欧美同学会副会长王辉耀说,随着综合国力不 如年轻时那般埋头扎根于科研一线,或许正如他本人所述,“我的身体里循环着的是父亲的血液,是 断提升,中国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靠近世界舞台中心,也比以往任何时期更 有条件、更有能力 中华文化的血液”,是文化的归属感让他对故土恋恋不舍。亦或是科学上的引路精神让他回来发挥 吸引全球人才。 “余热”,为后来者指引前路,如他自己在诗中所说:“学子凌云志,我当指路松。” 詹天佑、茅以升、钱学森、邓稼先……纵观历史,一批又一批莘莘学子赴外求学、归 国兴邦。 杨振宁选择入籍,是他对晚年道路的选择,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与国家的道路选择是交叉的。得 今天,除了拥有前辈们的爱国之情、强国之志、报国之行,吸引大量海归人才归来的,还包括自 益于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所创造的开放环境,对世界潮流的融入,杨振宁的归来方才有了现实的可 我价值与个人梦想的实现。 能;而杨振宁等一批海外科学家的归来,又会给中国科研带来从项目到建制与世界接轨的机会。 然而,在全球竞争中发展成一个人才大国、人才强国,仍需下更大决心、更大力气。一份面向全 对于中国来说,迎来杨振宁桑榆晚年的同时,也不可否认,错过了杨振宁最辉煌的科研生涯。由 国200 多所高校的问卷调查显示,“编制过死、编制偏紧”是人才管理中面临的最突出问题。从 此,未来的方向也当因之厘清:让更多科学家们愿意留在这片土地上,诞生出最精尖的科研成果,不 人才发展上看,经过多年努力,我国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还存在体制不顺、机制不活、布 仅是因为中华文化的血液,更因为是先进的设备、优厚的条件、社会的理智与尊重、环境的平和与包 局不优、效率不高等困境,破解这些“瓶颈”,唯有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 容。 附图: 7. 下列针对上诉材料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______( ) A. 三则材料都认为在当下我国的“海归”热潮中,一方面海外留学人员踊跃回归祖国,另一方面在 人才回国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B. 第一则材料是一篇新闻报道,客观地介绍了海外留学人才为实现自我价值和个人梦想,积极回国 创业,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 C. 第二则材料是调查报告,反映了海归人才在回国求职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利因素,为他们在国内 的职业发展提出建议、指明方向。 D. 第三则材料是新闻评论,该评论认为杨振宁回归中国国籍这一事件彰显中国改革开放的巨大成 就,更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吸引力。 8.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分析合理的一项是______( ) 材料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