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总复习

高一历史复习学案一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基础梳理: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一条线索是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1

高一历史复习学案一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第一单元 基础梳理: 本单元共有四课内容,围绕着两条线索展开,一条线索是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 一条线索是专制皇权与相权的斗争。 第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 1.夏朝的政治制度,中国第一个国家政权。 2、商朝的政治制度内外服制度 内服是王畿,外服是附属国管辖的地区;商王控制着支配内服与外服的实际权力,但附属国 有很大的自主权。商朝政治制度特点: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 2.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拱卫王宫。 对象:王室贵族、异姓功臣、先代贵族和边远部落首领。 内容: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分封给诸侯,让他们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 影响:①分封使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得到加强; ③形成了西周贵族集团“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④加强了各地的经济文 化交流,促进了民族融合。 3.西周的宗法制: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实质: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 度。 特点:①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度。②嫡长子(大宗)与庶子(小宗)的关系,既是家族等级 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③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影响:①有利于凝聚宗族,强化王权。②保障各级贵族能够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③成 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礼乐秩序 西周礼乐秩序的评价: ①后世学者通常用“礼乐文化”来总结西周文化。“礼”是西周文化的主构架。礼制维护 了西周政治的安定,也保证了社会的和谐;礼制的形成也是中国早期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②礼、乐的使用,限定在一定的社会范围之中,被看作是维护等级差别的工具。 5、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夏商周三代是一种部族国家,其政治制度带有浓厚的部族(血缘)色彩,形成了以宗法制为 核心的政治制度体系。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具有家国一体的特色② 神权和王权的结合③浓厚的专制色彩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⑤早 期的政治制度有继承性和发展性 第2课大一统与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基本的政治制度。专制主义是指君主拥有至高 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最高统治权集中在君主一人手中;中央集权是指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中 央对地方拥有统帅权,地方听命于中央。 中央集权制度包含两对矛盾: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 秦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皇权独尊,皇位世袭,皇权至上 1.皇帝制度:确立了至高无上的皇权 2.三公九卿——中央权力体系 (丞相: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掌律令、图籍、监察百官;太尉:掌军务) 3.郡县制——地方制度 (废除封国、诸侯国,划分行政区,长官由皇帝任命,对皇帝及中央负责,无封地)

腾讯文库历史:第一单元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总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