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责任与爱心》读后感2
精选《责任与爱心》读后感 翻开《教育文摘》,开卷篇《责任与爱心》这篇文章就是我感触颇深,《责任与爱心》读后感。责任源于爱心,更归于爱心。 每个人除了主动而积极的学习之外,还要懂得爱与尊重。即使
精选《责任与爱心》读后感 翻开《教育文摘》,开卷篇《责任与爱心》这篇文章就是我感 触颇深,《责任与爱心》读后感。责任源于爱心,更归于爱心。 每个人除了主动而积极的学习之外,还要懂得爱与尊重。即使 被认为是“无可救药”的人,我们都有责任和义务对他进行挽救和 改造,尤其作为教师更因担负起教育、引导、开展的责任。 教师育人,最重要的品质是必须具备爱心和责任心。一位名符 其实的好老师必须具备这种良好的师德和优良的职业作风,才能在 教育过程中,用自己的人格形象去教育、感染学生,用自己的行为 习惯去影响和熏陶学生,以产生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工作应该把以“学生为中心”的思想 贯穿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用爱心和责任心去感染学生。对待差 生首先要树立“教育就是要培养人,转变人,使他们充分发挥作 用”的思想,坚持对他们进行长期的观察、分析和教育,尊重教育 效果的客观性,探讨教育措施,进行不懈的教育效果的积累,以到 达质的飞跃。在塑造人、转变差生过程中,要细致了解和分析学 生,找出各自的优点和缺点,做到眼中有“人”,因人施教,才能 开启学生的智慧。学生犯了错误,批评处理要恰当,否那么会形成 恶性循环;学生有了一点进步,教师就要立即给予表扬和鼓励,帮 助其形成较完美的人格。 教师自始至终都应把一颗爱心融化在学生的心田,以微笑和友 谊蕴含学生的缺乏和过错,以情感和宽容鼓励学生的志趣,以高度 的责任心做好育人的本职工作。我想,只要每个教师都用爱心和责 任心去完成教育教学工作,就不会有“孺子不可教”的现象存在 了,我们的根底教育工作就会结出丰硕的果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