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1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1 看到作者如回放一般点出一个个人物,一桩桩事件,一幅幅众生相,才惊觉原来已经看 到结尾了。《万历十五年》阅读结束,但是意犹未尽。将李贽安排在最后,可以想见黄仁宇 先生决定将大部分力气直接进行僵化凝固的思想体系的批判同时,也借助于现今哲学成就来 评价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很可惜,作者最殚精竭虑的部分是我最难理解的地方。但是,将 看不懂的地方放在那,也许时隔些年,我会有更深的理解。 李贽这一章,我看到了黄仁宇先生最激烈的感情流露,所以我想这也是我阅读过程中碰 撞最剧烈的地方。我们古代的哲学,至少是万历及以前的和汉朝罢黜百家之间,都无法跳脱 儒家正统思想,但是跳脱不了却也难加以改进,使之能促进社会向前发展。从什么时候儒家 思想对于时代已无指导作用,作者没有解答,统治集团求平衡倒是和儒家愈渐迂腐是互为因 果的。非常喜欢结尾的一段,真个是掩卷叹息,静坐感慨。 “1587年,是为万历十五年,丁亥次岁,表面上似乎是四海升平,无事可记,实际上 我们的大明帝国却已经走到了它发展的尽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 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 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无分善恶,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 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则身败而兼名裂。因此我们的故事只好在这里作 悲剧性的结束。万历丁亥年的年鉴,是为历史上一部失败的.总记录。”展望一下明天,开 启新的一本。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篇2 黄仁宇的历史著作《万历十五年》,原以为戚继光作为一代抗倭名将,功垂千古,在他 为官领兵之时必也是风光无限的。但从作者的笔下可以看出,事实并非如此。他虽是本朝最

腾讯文库《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