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选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 专题能力训练十七 传统文化经典(A)

专题能力训练十七 传统文化经典(A)一、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甲材料一 子曰:“有教无类。”材料二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专题能力训练十七 传统文化经典(A) 一、阅读甲、乙两段文字,完成第1~2题。 甲 材料一 子曰:“有教无类。” 材料二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 夏。 1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教学思想?孔子既然认为“有教无类”,为什么还要将学生分成几类? 乙 太史公曰:法令所以导民也,刑罚所以禁奸也。文武不备,良民惧然身修者,官未曾乱也。 奉职循 (司马迁《史记》) 理,亦可以为治,何必威严哉? 2 .司马迁这段话中的画线句子与孔子德政思想有相通之处,请引用《论语》中与之意思相仿的一句 话,然后分析它们所表达的意思。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第1~2题。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论语·雍 也》) 子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①② “齐必变食,居必迁坐。食不厌精,脍不厌细。食饐而餲,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恶臭, ③ 不食;失饪,不食;割不正,不食;不得其酱,不食;肉虽多,不使胜食气;唯酒无量,不及乱。”(《论 语·乡党》) 注①齐:通“斋”,祭祀时的斋戒。②饐而餲:指食物腐败变味。③食气:气同“饩”,食气指主食。 1 .小如饮食者也常蕴含着大道理,如老子的“治大国,若烹小鲜”。孔子认为“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简析其中蕴含的孔子的思想。 2 .上述材料中,孔子一方面明确批判“耻恶衣恶食者”,大加赞赏颜回“箪食瓢饮”;另一方面又“食 不厌精,脍不厌细”,对饮食极为讲究。你认为这两者是否矛盾?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腾讯文库(浙江选考)高考语文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