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太过形式化、外表化,很难服务于全体学生。局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还不完善,尚未配备心理健康咨询室,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对缺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对策初探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太过形式化、外表化,很难服务于全体学生。 局部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系统还不完善,尚未配备心理健康咨询 室,教师的专业水平相对缺乏,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甚至让 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抵触情绪[1]。师生关系不融洽,教育环境不和 谐,心理健康教育效果始终不尽人意,中小学生的心理问题比拟突 出。(二)教师知识碎片化教师是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 组织者,也是学生获取心理健康知识的引导者,由专业教师进行教 育指导,学生才会更加乐于接受。但是目前,局部中小学校缺乏专 业的心理健康教育老师,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尚未设有心理健康教 师的编制,担任心理健康教育的老师大多是在优秀的教师骨干中选 出来的,他们缺乏系统的心理学专业知识培训,难得的心理教育知 识的培训,常常时间短、内容单一,使教师的心理教育专业技能不 到位,不能有效展开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导。(三)教育途径单 一化大多数的中小学校都会使用讲课的方式开展心理健康教 育,学生常常被迫接受一些心理健康知识,在叛逆心理的作祟下, 会十分厌恶教师的规范指导。教师授课时难以把控节奏及力度,学 生的认知程度不够,没有真正感受到心理教育的那种探及心底的温 暖与力量。还有一些学校会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考试课,要求 学生通过死记硬背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学生无法实际的体会学习, 负面情绪明显:这样的心理健康指导效果是适得其反的。 (一)开展体验活动,引入团体拓展训练 活动即体验,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大载体。在活动中,创设具 体的情境,引导学生参与其中,从中获得体验和感悟,改变认知观 点、调节情绪,接受行为训练,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2]。活动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