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立学校学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卷

山立学校 2011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值:100分 第Ⅰ卷 选择题 48分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卷内。

山立学校2011学年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值:100分 第卷选择题分 Ⅰ48 :248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将正确选项填在答题卷内。 1.陕西省岐山县宗周故地董家村出土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卫盉”,器内铭文记述了裘卫以玉璋 等 财物来换取了贵族矩伯80朋(货币单位)的田地。这个换取手续征得了五个贵族的同意,并在相关 部门的监督下完成。裘卫由此聚敛了大量的财富。裘卫家族的第三代,随葬物品享用“五鼎八簋”。 不能得出 按照西周礼制: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根据材料,我们的结论是: A.西周中期的土地可以合法交换B.西周中后期出现僭越礼制的现象 C.西周时期青铜冶炼技艺高超,文字比较成熟D.西周的商品经济发展程度比较高 2.《春秋》书法体系的五个命题:“天人有序”、“中外有别”、“褒贬有道”、“隐讳有法”和 “修辞有术”。这里“书法”的含义是: A.写字的笔法艺术B.古人的治史态度 C.中国传统的人生态度D.古人的书法创作要求 3.唐朝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 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分析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唐朝三省六部制度的叙述中属于“史识”的是: A.“三省”指的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B.三省六部制的基本运作程序是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C.三省六部制排除了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并且提高了行政效率 D.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4.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东家麦饭香扑扑,西家卖丝籴新谷。”诗 中 反映了宋代: A.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B.手工业仅在乡村发展 C.开始出现独立的手工业家庭D.手工业者脱离农业生产 5.西藏史籍《萨迦世系史》载:“元帝辖十一行省,西藏之地面虽不足一行省,但为八思巴(土蕃 的大喇嘛,主持宣政院)之住地和教法所在,故作为一省委付于八思巴。”以上材料表明: ①宣政院是统辖西藏地区政务和军事的地方机构②西藏已经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 ③元朝皇帝重视利用宗教来进行统治④八思巴是西藏地方的宗教领袖和行政长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573-1620 6.明万历年间(年年),福建巡抚许孚远在奏疏中指出:“往者商舶之开(开放对外 贸 易),正以安反侧杜乱萌也。乃今一禁,彼强悍之徒,俯仰无赖,势必私通,继以追捕,急则聚党遁 海,据险流突”。据此说明: A.明政府内存在禁海与开海之争B.明政府有条件地允许海外贸易 C.地方官员要求严格限制海外通商D.明政府始终坚持“海禁”政策 7.马克思认为“太平天国是世界上第一具有共产主义性质的政权”。蒋介石却认为“往者,洪杨诸

腾讯文库山立学校学上学期高三历史期中考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