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9年原则(法国大革命)[修改版]

第一篇:1789年原则(法国大革命)1789年原则筱敏 1789年7月14日攻克巴士底狱,至今被认定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是因为其形式的激烈,赋有风暴的气势,符合“革命”一词内里的叛乱、摧毁一类的

1789() 第一篇:年原则法国大革命 1789 年原则 筱敏 1789714 年月日攻克巴士底狱,至今被认定为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这是因为其形式的激烈,赋 “” 有风暴的气势,符合革命一词内里的叛乱、摧毁一类的词义。一个时代需要有一个象征,人们为自己选 择的象征物通常是明艳的、通俗的、戏剧化的。人们喜欢为历史虚设一个舞台,看历史被编撰成离奇惊险 1789714 场景弘阔的情节剧在那里上演。年月日那些擂鼓呐喊的人们,摇旗冲锋的人们,砍断铁链放下 „„ 吊桥的人们,一拥而上捣毁一座专制的罪恶象征物的人们至今日,恐怕不会再有什么人记得住埃利、于 兰、杜里奥等等这些勇敢的名字了,尽管他们当初英雄一般在舞台中心穿过。然而稍纵即逝。一切都是无 从把握的,没有个人的意义,他们的英勇因叠合在一起而构成一幕历史场景。这一突发事件本身,也并不 1789 具备改变整个社会内部生活的力量。使这一暴力场景具有了特殊意义,从而得以穿透历史的,是年的 精神背景。 1789 年留给人类真正的东西,是《人权宣言》。她值得我们用人类迄今所有的文字,书写在我们仰首 可见的天空,无论这片天空是明媚还是阴黯。 1793 但是,这种书写绝对不是年式的书写。雨果的小说《九三年》中描写过一种书写方式:国民公会 “” 会议大厅,这个曾经是国王的舞台,现在变成了革命的舞台的地方,在主席台的一边,站着一只黑色的 木框,里面镶着《人权宣言》,宣言中上下分页的地方,绘的是一条模拟的王杖!台座后面矗立着一只高 „„ 大的罗马仪仗钺,仿佛是言论自由的守卫者。这样一种书写方式,自然离断头台就不远了。何况这个装 1793 饰权威的宣言,已经由年修改过了。 而第一代的革命者拉斐德门,在起草《人权宣言》的时候是绝不依凭王杖和罗马仪仗鉞的,也绝不可 能把他们崇仰的天赋人权枷入具有威慑力的黑木框。 —— 自由,平等,财产,安全,反抗压迫,信仰、思想和表达的权利,人民主权,三权分立这些著名的 1789 年原则,为近代世界奠立新的社会和政治秩序、新的普世价值铺设了基石,它的诞生,是人类历史上

腾讯文库1789年原则(法国大革命)[修改版]
腾讯文库腾讯文库
search
课件
教案
试卷
日记
论文
读后感
中考
高考
考研
雅思
托福
行测
申论
面试攻略
AI
大数据
新媒体
登记表
合同
协议
委托
美食
司法考试
求职招聘
工作汇报
入职培训
实习报告
思想汇报
调研报告
旅游攻略
读书笔记
立享超值文库资源包
我的资料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