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一:琴话琐语(完整版)[修改版]

第一篇:龚一:琴话琐语(完整版)龚一:琴话琐语(完整版) 前言笔者学琴60余年,人生过程,必然会有所心得体会,今以短文形式将日常学习、研究、思考的心得体会请教大家。其中基本上是我平时讲课、讲座常提及的

() 第一篇:龚一:琴话琐语完整版 龚一:琴话琐语(完整版) 60 前言笔者学琴余年,人生过程,必然会有所心得体会,今以短文形式将日常学习、研究、思考的心 得体会请教大家。其中基本上是我平时讲课、讲座常提及的话题,无甚新意,故名《琴话琐语》。文中特 1“ 设数序标号,是便于琴友日后提点、研讨、批判之方便。让我弹奏一曲,伴君阅读。对《道德经》道 ”“” 可道,非常道的解释很多,实际上就是人们必然要走的道。琴道,也就是琴学的大规律,是学琴必然 “”“” 要行进的道,是自然为我们设置好的道,不可违悖,不可另设。不玄不虚,可触可摸。得道就成仙翁 “”“”“”“”“”“” (借用《仙翁操》词)就是大道就是正道。琴道不可能是多道更不可无道或歪道。与其 “” 2“” 它乐器的学习一样,应该是同一个道。曾参观故宫、台北故宫、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处,见有琴 ‘’‘’ 形状的玉质把玩器皿,经请教专家,并查看百度柄形器条目,推论今天古琴的形制可能延续了柄形器 ‘’ 的形状,柄形器是从夏商周延续到今天的一种美仑美奂的美形,因此古琴的形制很可能是一种中华民族 3———— 审美的延续。琴上各部名称基本上由乐器实用功能的结构因素构成,弦振动体;岳山传导体;琴 —————————— 体共鸣箱;龙池凤沼出音孔;雁足支撑点;护轸冠角护琴部件;琴面因体长,为便于振动 抗压与抗地心吸力的需要,须为微圆形。底部为音响反射所需,基本为平形(唐琴记载有仰瓦形与此同理)。 琴徽上的泛音为所有弦乐器所共有,是物体分段振动节点所在,徽点全部以百分之几的点位按放:七徽是 1/ 弦长的 21/ 、四徽十徽是 41/8……“”“” 、一徽十三徽是月或闰月之说,是因徽的形状基本为圆形而联想所至,无可无不可。至 36510010 于三尺六寸五分合天,更是一种巧说。因琴长历有不等,从岳山到龙龈有效振动弦长就有、 8 、 1101 、

腾讯文库龚一:琴话琐语(完整版)[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