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5)
课 题《记承天寺夜游》课时一课时 授课教师:昌吉市第三中学 __霞教学目标知 识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2.了解__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__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3.了解短文的
课题 《记承天寺夜游》 课时 __ 一课时授课教师:昌吉市第三中学霞 1.积累一些文言实词、虚词。 教学 2.了解__及写作背景。知人论世,便于理解__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知识 3.了解短文的思想内容。 目标 4.背诵并默写。 1.重视诵读,在读的过程中把握文意,逐步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能力 2.理解文章的意境和__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感知写景类文章中__思想感情的能力。 3.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精练及布局的匠心所在,提高学生初步鉴赏文学作品的能力。 ____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情怀,学习他面对逆境达观处世的从容心态。 态度情感 诵读教学法。苏轼的《记承天寺夜游》描绘了一幅庭院月夜小景,语言朴素自然,富有诗情画意。 教学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朗读,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节奏、韵律、情调,在诵读中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 深入作品意境,获得美的享受。教学中宜以朗读和背诵带动其他教学环节。 引导学生__作品优美的意境,体会作品中流露的思想感情。 重点 理解“闲人”的含义。 难点 环 设计 节 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 计 导入 (课件出示:幻灯片1,同时__超链接播放《但愿人长久》) 1 、思考,抢答,倾听,感悟。 激发学生 月亮总会引起人们的无限遐思,古往今来,有许多文人墨客借月 的学习兴 抒怀,你能列举一些咏月的诗句吗?(在生抢答的过程中课件出 趣,引导学 示:幻灯片2与3)这些诗句表达了思乡、伤己、念友之情。你 生入情入 们听听老师给大家播放的这首歌唱的是什么?(课件出示:幻灯 境。 片4)这首歌的歌词就出自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苏轼的《水 调歌头》,这首词将是我们下学期学习的内容,但老师希望你们 在喜欢并学唱这首歌的同时能提前学懂这首词。今天让我们一起 来欣赏在咏月诗文中别具一格的苏轼的散文《记承天寺夜游》, 从而__苏轼笔下独特的月夜之美。(课件出示:幻灯片5) 掌握文学 2 、抢答,记忆。 __简 。(:6)__ 让我们先来认识苏轼其人课件出示幻灯片关于你们 常识。 介 ?(: 知道有关他的哪些文学常识在生回答的基础上课件出示幻灯片 7,8、9) 接着出示幻灯片 、 3听读课文,体会文章的韵味: 朗读 1.指导朗读 培养学生 要求①注意字音、停顿。②把握技 感知 ①、教师范读课文。(课件出示:幻灯片10,__背景音乐。 文言文朗 巧,体会韵味。 随即随机播放幻灯片11、12、13、14) 读的能力。 4、大声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 ②、让生配乐自读。(课件出示:幻灯片15) 清句中停顿。 5、举手朗读,指正后跟读。 ③、指生划分朗读停顿。(课件出示:幻灯片16) 培养学生 6 、配乐朗读。 ④、配乐朗读。 __ 解决文 2.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整体感知文意。 7 、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言文词句 ①、独自翻译课文,划出疑难句。 8 、同桌之间讨论交流。 疑难的能 ②、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9 、对照检查自己译错的地方,强 力。 ③、对照检查自己译错的地方。(课件出示:幻灯片17) 化记忆。 引导学生 10 、抢答。 积累文言 ④、强化字词理解。(课件出示:幻灯片18) 11 、朗读,感知。 字词。 ⑤、朗读全文,感知文意。 12 、自读,思考,回答,感悟。 培养学生 研读 1.既然是一篇咏月的散文,请赏读课文并思考:文中哪句 快速筛选 赏析 话是描写月景的?这月景有何特点?__是通过什么方法来描绘的? 信息、发挥 (课件出示:幻灯片19) 想像与品 ①、生思考并回答。 味文章的 ②、教师点拨:先写月色,“积水空明”,一泓积水清澈透 能力。 明,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明;继写水中之物,“藻、荇交横”,纵 横交错,摇曳生姿,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清;最后点出“盖竹柏影 也”可以推想见月色之浓。夜游因月而起,处处扣月;写月又不 浓墨重彩,而是轻点几笔,境界全出;写月,不明写,而从竹柏 影入手。__无疑是咏月的丹青妙手,这一幅月夜小景确实美妙绝 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