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题 附答案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题 附答案注意事项: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

市 (区县) 姓名 C、隐性课程 准考证号 D、显性课程 ……… 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题 附答案 6、决定着教育领导权和受教育权的主要因素( )。 ……….………… 密 A.社会生产力和科技发展水平 ………………… 封 注意事项: B.社会人口数量和结果 ………………… 线 C.社会文化传统 1、考试时间:120分钟,本卷满分为150分。 ……..…………… 内 D.社会政治经济制度 … 2、请首先按要求在试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7、苏格拉底的“产婆术”主要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 不 A.直观性原则 3、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密封线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 B.启发性原则 ………………… 准 C.科学性原则 …. ………… 答 D.思想性原则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 题 8、从课程论角度来看,教室座位安排、图书角的设置属于( )。 1、一个数学成绩优秀的学生由于某种原因产生了对数学的厌恶,他在离开学校后很可能不会再 A.活动课程 主动研究数学问题了。这种现象属于( )。 B.综合课程 A.连带学习 C.隐性课程 B.附属学习 D.显性课程 C.正规课程 9、无论是清晨、中午还是傍晚,我们都会把中国的国旗看作是鲜红色的,这是知觉的( )。 D.显性课程 A.恒常性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通过课时比例调整使其保持 B.选择性 适当的比重关系。这强调了课程结构要体现( )。 C.理解性 A、均衡性 D.整体性 B、综合性 10、陶行知曾用松树和牡丹比喻人:用松树的肥料培养牡丹,牡丹会瘦死;用牡丹的肥料培养 C、选择性 松树,松树会被烧死。这一比喻运用到教学上,所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D、统一性 A.直观性原则 3、德国教育家凯兴斯泰纳认为,国家的教育制度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造就公民。这种教育目 B.因材施教原则 的观的价值取向是( )。 C.启发诱导原则 A.社会本位 D.循序渐进原则 B.伦理本位 11、一个人学会骑自行车,很多年不骑也不会忘记,这种记忆是( )。 C.科学本位 A.情景记忆 D.个人本位 B.程序性记忆 4、按照美国学者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由研究机构、学术团体和课程专家提出的课程属于 C.陈述性记忆 ()。 D.外显记忆 A.理想的课程 12、一个新教师把自己工作的重点放在维系与领导、同事的关系上,他目前处于( )阶段。 B.正式的课程 A.关注情境 C.领悟的课程 B.自我感受 D.运作的课程 C.关注学生 5、贴在教室墙上的课程表、校风、教风、学风。本身也是一种课程。这种课程属于( )。 D.关注生存 A、学科课程 13、上课时小明和小红都没有回答出老师的提问,王老师直接批评了聪明外向但不认真思考的 B、活动课程 14 第页共页

腾讯文库小学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过关检测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