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与对策张庆福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问题, 那么人类的灵魂将不再美丽。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一直在呼吁,“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 康教

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与对策 张庆福 教师被誉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了问题, 那么 人类的灵魂将不再美丽。 我们的国家和社会一直在呼吁,“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心理健 康教 育是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教育的直接执行者…教师,如果其心理有 问题,会 直接影响到学生身心的成长,阻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可见, 要提高中小 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首要的也是先决的任务就是提高中小学教师的 心理健康水平。 壹、为什么我们应如此地重视提高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水平,笔者从以 下 几个方面说明其原因和意义: 1 、教育事业的要求: 教育是一个国家、社会发展的马达。回顾一下历史,二战结束时 的日本、徳国战败的景象,两个国家整个一片大萧条,在看看现在,曰本是 亚洲 经济上的巨人,徳国是欧洲经济的核心。设问原因何在?答案是教育使 然。这就 是教育的力量,这就是教育的伟大,这就是大和民族与日尔曼民族 快速复兴的秘 诀。整个世界发展到最后,各国硬件上都差不多了,美国的飞 机中国也能有,美 国的高楼中国也能造,差距越来越集中在哪里?集中在软 件上、教育上。今天, 如果我国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成为问题,必将影响到 广大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的 发展,影响到教育事业的兴旺,影响到中华民族 的伟大复兴。 2 、教师职业特点的要求: 都说教师是“以人格塑造人格,以灵魂塑造灵魂”,如果一部分教 师的 人格、灵魂是残缺的、不完整的,那么我们必将面对“种瓜得瓜,种豆 得豆”的 现实。 由于教师职业的特点,如果教师的心理健康成为问题,它的影响是总体 的、 社会的、长远的。教师的人格和心理健康状况,比教师的专业学科知识 和教学水 平更为重要,教师不仅是培养学生成才,更是在培养学生成人,成 为一个完整的、 健康的社会人。 教师与学生的相处具有长期性、示范性和情感性。培养学生的周期 较 长,对学生来讲,师牛相处的时间仅次于父母,因此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 巨大 的、长期性的,是潜移默化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对学生 来说具有 示范性,如果母体的心理是不健全的,那么子体的身心很可能是有 问题的。教育活动的执行者…教师和教育活动的接受者…学生,都是有思想 有感 情的,教学活动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是情感与情感的交流,在这种碰 撞中、交 流中,教师的观念、思想、为人处事的方式方法、情绪特征等对学 生产生作用。 3 、中小学生据有很高的可塑性这一特征的要求: 中小学生时期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成长的关键期,世界观、人生观、 3731 00 价值观正在形成,具有极大的可塑性。美国的鲍徳温在研究位教师与名 学牛的相互关系后得出结论:一个情绪不稳定的教师容易扰动其学牛的 情绪,而

腾讯文库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