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岳麓版必修二试题:第12课 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
一、单项选择题1.1902年7月 ,上海?中外日报?登载了一那么征婚广告。在征婚广告中 ,男方希望女方一要天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 ,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那么征婚广告主要反
一、单项选择题 1.1902年7月 ,上海?中外日报?登载了一那么征婚广告。在征婚广告中 ,男方希望女方一要天 足;二要通晓中西学术门径;三聘娶仪节悉照文明通例 ,尽除中国旧有之陋俗。这那么征婚广告主 要反映这一时期〔 〕 A. 追求婚姻自由已经成为社会风气B. 传统婚姻已经完全向近代婚姻转变 C. 婚姻的主婚权全部由当事人掌握D. 西学的影响和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2.1928年3月 ,国民党内政部要求部员一律穿棉布中山装;1929年4月 ,国民政府明令公布中 山装成为法定制服;1936年2月 ,蒋介石下令全体公务员穿统一制服 ,式样为中山装。中山装正 式成为全国公务员的统一制服这一过程说明〔 〕 A. 革命观念风行一时 B. 服饰变革推动社会进步 C. 人身控制日益严重 D. 国家强化意识形态作用 3.1918年夏 ,上海市议员江确生致函江苏省公署:“妇女现流行一种淫妖之时下衣服 ,实为不 成体统 ,不堪寓目者。女衫手臂那么露出1尺左右 ,女裤那么吊高至1尺有余 ,及至暑天 ,内那么 穿衣粉红洋纱背心 ,面外罩以有眼纱之纱衫 ,几至肌肉尽露。〞这说明当时的上海〔 〕 A. 道德沦丧世风日下B. 东西观念存在冲突 C. 西方服饰普遍盛行D. 政府禁止服饰西化 4.1908年的?申报? ,在光绪去世前的几个月里 ,一直密切关注其病情的变化 ,连续报道达30次 以上 ,并屡次刊出御医入诊的“脉案〞和药方。这说明〔 〕 A. 民主思想传播 ,民众皇权思想冷淡 B. 清政府利用媒体 ,缓和与民众关系 C. 晚清社会生活和社会观念发生巨大变化 D. 报刊成为资产阶级改造社会的重要阵地 5.20世纪初 ,?女界钟?登载文章:“夫二十世纪专制国之民 ,无日不以夺自由为目的。曾是区 区婚姻之自由而不能夺 ,而乃对万象以言革命 ,吾知其必无成……吾今敢昌言以告我女子曰:‘婚 姻自由’〞。以下解读正确的选项是〔 〕 A. 婚姻自主成为一种普遍时尚 B. 婚姻礼俗删繁就简仿效西式婚礼 C. 民权主义开始影响到妇女界 D. 将“婚姻自由〞与革命要求密切结合 6.20世纪30年代 ,“现下上海所谓一般新时代的女子 ,她必穿了短旗袍 ,着了高跟皮鞋和肉色 丝袜 ,烫了水波式的头发 ,画了笔直细长的眉毛。〞同时期的河南官方那么下令:“着绸服那么加 税,而丝袜缎鞋尤甚 ,每一只须纳税一元。〞这些现象说明近代中国习俗变迁的特点是〔 〕 A. 全盘西化B. 中西合璧C. 官方主导D. 新旧杂陈 7.有学者统计,1933年12月1日的?申报?广告,当日该报的30版(10版为增刊)中,29版登有广 告,总数多达10条,许多广告占了版面1/4以上,甚至占了半版或全版。这说明当时〔 〕 A. 报刊的时政新闻功能减弱B. 商品信息的流通更加及时化 C. 民众的社会心态日益开放D. 广告已成报刊竞争主要方式 8.民国初年 ,姚灵犀在?采菲录?中记载:“天足萌秀之际 ,因放足而致夫妻反目者、翁姑虐待 者,时有耳所闻。旧有缠足之妻 ,多成弃妇;纤小之足 ,每致离婚。〞这说明〔 〕 A. 近代社会民众的习俗变迁异常缓慢 B. 妇女缠足习俗具有深厚的社会根底 C. 社会思想观念呈现新旧冲突的局面 D. 资产阶级维新运动引发社会大变革 9.民国时期 ,在社交礼仪上逐渐采用西方的握手、鞠躬取代跪拜礼 ,称呼上用“先生〞、“同 志〞取代“老爷〞、“大人〞 ,这一变化在本质上表达了〔 〕 A. 近代化的历史进程B. 西学在中国的开展 C. 民主共和的平等思想D. 国人对西方生活方式的移植 10.1895年 ,?中外纪闻?成为强学会机关报 ,内容首为阁抄;余依次为选登英国路透社新闻电讯 1/ 31 /31 /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