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的治理探讨讲解
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的治理探讨摘要 企业家既存在生产性努力,也存在分配性努力,委托人设计最优激励合同时必须考虑这二方面的因素,努力使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最大,分配性努力最小。本文给
激励机制对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 1 的治理探讨 企业家既存在生产性努力,也存在分配性努力,委托人设计最优激励 摘要 合同时必须考虑这二方面的因素,努力使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最大,分配性 努力最小。本文给出了这种合同的理论模型。 生产性努力分配性努力最优激励合同模型 关键词 1 引言 委托人与企业家之间存在着利益既相一致的一面又相矛盾的一面,因此委托人除了实施 必要的监督措施外,都努力寻求一种好的激励手段,使企业家从自利的动机出发,选择对委 托人有利的行为。企业家往往在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之间作出理性选择,当委托人对企 业家激励程度有所提高时,企业家将会增加生产性努力,同时降低分配性努力,反之则提高 分配性努力而降低生产性努力。所谓生产性努力,是指为增加企业价值而进行的努力;所谓 分配性努力,是指纯粹为增加个人利益而进行的努力。委托人对企业家的激励机制的设计应 participation constraint 当遵循二个基本原则:一是参与约束()原则,即代理人从接受合同 中得到的期望效用不能小于不接受合同时能得到的最大期望效用;二是激励兼容约束 incentive compatibility constraint (),即在委托人不能观测到代理人生产性努力及环境影 响因素的情况下,代理人总是选择使自己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委托人的激励机制的设 计就是通过代理人的这种行为来实现委托人的期望效用最大化。祝足等人在《经济研究》 19988 年第期撰文《容忍作为控制手段及其他》中的附录部分谈及了这种情况,建立了一 个简单的模型,但没有作展开来讨论,颇使人感到不足。本文旨在对这一问题作进一步深入 的探讨。 2 企业家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模型 我们构造以下模型,在委托人设计激励机制遵循参与约束原则和激励兼容约束原则的前 提下,企业家是如何权衡生产性努力与分配性努力的。为了研究的便利,在不影响结论准确 性的前提下,作如下假设: 1t, 假设:设企业家付出的生产性努力为相应为企业贡献的收益为 f(t)t ,其中是生产性函数,它随着生产性努力的增加而增加,但 A 增加的速度在不断减缓,即满足凹性条件。为大于零的常数,是企业家的生产性努力的 0 产出系数。θ是均值为,方差为的正态分布随机变量(外生的、不确定性因素引起的), 因此 2e, 假设:设企业家的机会主义行为为分配性努力其产出为为常 1 798700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