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北留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山西省太原市北留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一、 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方针政策,这是中共能够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下列各项体现上述观点的是①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
山西省太原市北留中学高三历史测试题含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 260 A.甲是中国、乙是英国、丙是法国B.甲是日本、乙是苏联、丙是英国 1. 根据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而调整方针政策,这是中共能够克敌制胜的法宝之一。下列各项体现上述 C.甲是美国、乙是中国、丙是苏联D.甲是法国、乙是日本、丙是美国 观点的是 ①1927年八七会议确定实行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 参考答案: ②1935年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和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 C ③1949年七届二中全会作出党的工作重心由乡村转入城市的决定 此题需要对国际关系有着比较准确的定位。从图示可以看出,在50年代,甲与乙丙均是对抗的关 ④1956年中共八大决定党的主要任务是尽快把中国由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系,但是乙丙是合作的关系,而到了60年代则是没有了合作,全是对抗,到了七十年代,乙丙还是 A.①②③ 对抗,可是甲丙之间进行了合作。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甲乙丙依次是美国、中国和苏联。关系 B.①③④ C。其它各项均不正确。 C.②③④ 4. 有人把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归纳为四个步骤:给农民土地——土地收归公有——给农民土地经 D.①②④ 营权——种地给农民补贴。这种变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参考答案: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以增加农民收入 B.满足农民土地要求,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C.调整农村生产关系,以促进生产力发展 D.农业是关乎社会和谐和经济发展的基础 B 2. 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指出:倘有百万家财者,先将家资契式禀报入库,然后准颁一百五十万银 参考答案: 纸,刻以精细花草,盖以国印图章,或银货相易,或纸银相易,皆准每两取息三厘。……此举大利于 C 商贾士民,出入便于携带。这段材料反映了( ) 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 A.太平天国后期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B.太平天国领袖们共同的经济主张 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我国建国后农村土地政策经历过多次调整,但每次 C.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 调整的共同点是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以促进农村的生产力发展,解决好我国 D.洪仁玕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 的三农问题。 参考答案: 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由此可知1838—1852年间: 5. 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年平均数) 单位:磅 D 试题分析:洪仁玕在《资政新篇》中提出办银行,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农民阶级的经济需求是获得 土地,故A项错误;这一方案只是获得太平天国领袖极少数的赞同,故B项错误;这一方案保护个人 私有财产,与财富归公的圣库制度截然相反,故C项错误;为发展工商业办银行,材料反映了洪仁玕 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故D项正确。 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 3. 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图中“——”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阅 A.英国商品输出尚未改变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B.英国商品输出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 读下图,甲、乙、丙所代表的国家正确的是( )。 C.中国经济日益成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附庸 D.中国征内地税抵制了英国商品的对华倾销 1/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