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下册第四单元第七章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教学反思新人教版通用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任何一位教师都应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学生在老师面前是一张白纸,他们信任老师也崇拜老师,甚至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在学生健康成长,学习做人的道路上,教师人格道德的影响力量是巨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任何一位教师都应担负着教书和育人的双重任务。学生在老师面前是一张白纸,他们信任老 师也崇拜老师,甚至模仿老师的言行。因此在学生健康成长,学习做人的道路上,教师人格 道德的影响力量是巨大的。热爱科学、热爱生命、关心国事、关注环境、爱心助人等等人类 优秀的道德情操,需要每位老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教育学生。这并非只是班主任的天职, 教书育人是我们各科任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教育方式不局限于课内,课外的教育资源 更是丰富多彩。笔者就以《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为例,谈谈我教学该课文教学中所选 用的课外教育资源与教育形式。 1. 创设问题情境,宣传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一组“山清水秀的自然图片”另一组“环境 被破坏的警示图片”,通过对比引出原因,从而引入主题,进一步以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判断 对生物圈的有利和不利影响的讨论,充分体会人与环镜的相互关系,认识保护环境的迫切性。 2. 利用电脑多媒体课件,真实生动地展示 (1)地球上陆地状况及利用土地对生物圈影响。让同学们明白土地是大自然恩赐给人 类的无价之宝,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粮食、棉花、蔬菜、水果、木材的生产离不开 土地,家畜、家禽要在草地和养殖场中饲养,城市、乡村更要在土地上发展。激发他们对土 地的真爱之情与保护意识。 (2)砍伐森林对生物圈影响的图片,引导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利用学生自己收集的资 料对“人类使用一次性筷子”中的利与弊进行举例说明交流发表意见。这样的教学,培养学 生观察、思维、总结、交流的能力,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信息的处理能力,从课堂上 看,学生这方面的能力得到了很好的锻炼,效果很好。从而促进学生在理解利用土地、砍伐 森林对生物圈的影响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教育达到更进一步的突破。 3. 结合纪念日对学生进行合理有效的环保教育 “植树节,世界林业节,世界水日,世 界气象日”等与环保有关的纪念日,结合这些纪念日以及本学期学校开展的有关环保的活动, 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一步进行环保教育意义会更大。在组织学生参加节日活动中,让他们了 解其来历和意义,写生物日记,渗透生命教育在每年的3月12日“植树节”、4月22日“世 界地球日”、6月5日“世界环境日”及“爱鸟周”、6月26日“国际禁毒日”、12月1日“世 界艾滋病日”等节日,结合活动主体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教育,让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 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确立 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4. 生物课堂教学应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应用 这既是生物学科特点的必然体现,也是适 应素质教育的迫切需要的表现。在课堂讲授中,教师应尽量列举大量的生活、生产中的实例, 向学生介绍现代科技知识,这样可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 在习题的讲析中,选例除了要注重习题的典型性外,更要注意习题的实用性,以及渗透相关 学科知识的结合性。加强课堂演示实验教学,除了课本上必做的演示实验外,教师应当善于 观察,挖掘生活实例中的生物原则,设计一些实验装置在课堂上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 课堂上侧重于合作与交流的“小组学习”式学法指导 在此基础上教师以多媒体为手 段,运用探究、启发、举例等教学方法。使同学间的友谊得到升华,集体主义观念得到加强, 通过竞争,利于学生树立竞争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为适应将来竞争性的社会打下坚实的 心理素质基础。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既会合作,又能竞争的综合性人才。如何立足课堂教学这 个主阵地,为学生营建交流、竞争与协作的立体空间,是素质教育的重要意义之所在。但在 学生交流时,师生应处于平等的地位,一起参与。评价中,主要还是由教师来操作,若能让 学生也来点评,实行评价的多元化,会更民主,更合理。这是在以后教学中因加以改正,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