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教案:3.乡愁
3 乡 愁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学习现代诗的根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2.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情感、
3乡愁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现代诗的根本朗读技巧,学会划分节奏、重音,能有感情地朗读 2.学习诗歌中借物抒情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诵读、欣赏、联想等方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作者深沉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以便激 发学生“为中华之掘起〞而读书。 教学重难点 [来源:学*科*网Z*X*X*K] 1.诵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主题,感受诗人爱乡爱国的感情。 [来源:学|科|网] 2.理解诗的脉络和意象,欣赏本诗的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乡愁,是深切思念家乡的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当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 我们的脑里会涌现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 思故土。(李白)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 维)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 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 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都会勾起对故土的眷恋。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思 乡之愁诉诸于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 念。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台湾当代诗人余光中的思乡之作——?乡愁?。 二、研习余光中?乡愁?诗 1.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请学生默读,熟悉诗歌内容。 教师提示余光中简介: [来源:学#科#网] 余光中(1929~2023),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 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 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 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 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 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传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 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 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 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2)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 ?乡愁?诗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拟整齐对称, 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盘旋往复、一唱 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 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 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