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发展精编版
生态学的发展 生物学向宏观方向发展的结果是生态学的成长和发展。“生态学”一词是E.海克尔于1866年最先引入科学之中的。他于1869年给生态学所下的定义是:“研究动物对有机和无机环境的全部关系
生态学的发展 生物学向宏观方向发展的结果是生态学的成长和发展。“生态学”一词是E.海克尔于 1866年最先引入科学之中的。他于1869年给生态学所下的定义是:“研究动物对有机和无机 环境的全部关系的科学。”所以,生态学作为一门学科只有100多年。在19世纪以前一些科学家 虽已间或从生态学的角度思考问题。但只是到了19世纪初生物地理学出现后才促进了生态学思 想的发展。德国自然科学家 A.von洪堡是研究动植物群落与地理环境关系的先驱。他特别注意 植物与生长地条件的关系,认为在相似的地带和垂直带地理条件中,不同类型植物表现出相似的 “外貌”。A.von洪堡在 1807年出版的《植物地理论文集》一书中结合气候与地理因子描述了 物种的分布规律。在 A.von洪堡思想的影响下,德国生物学家K.贝格曼于1847年指出,寒冷 地区的鸟类及哺乳类与温暖地区的同种个体相比,体型往往较大,被称为贝格曼氏规律。瑞士植 物学家A.德康多在他的《植物地理学》(1855)一书中详细描述了各种环境因素(温度、湿度、 光、土壤类型的朝向)对植物的影响,并注意到,植物的生态可塑性比动物的高。 19世纪后期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基本上是动植物的生活方式以及它们对温度、光、水分等气 候条件的适应。丹麦植物学家J.E.B.瓦尔明发扬了洪堡的生态学思想,他所著的《生态植物地 理学》(1895)一书奠定了生态植物地理学的基础。法国植物学家A.F.W.席姆佩尔则通过他的《生 理学基础上的植物地理学》(1898),论述了植物分布与环境因素的关系。这两本书都对生态学 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1877年,D.L.艾伦发现随着气候的地理改变,北美哺乳动物和鸟类的 身体及其突出部分的比例,以及颜色的变化等都遵循一定的规律。 19世纪70年代末,生态学中产生了群落研究的新方向。它源于德国水生生物学家K.A.默 比乌斯。1877年他基于对北海牡蛎浅滩的研究,总结出生物群落的概念。他认为生物群落或自 然群落是物种相互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相似生态环境的长期适应的结果。稍后,俄国 .К.帕 却斯基建议把植物群落的研究作为一门特殊的学科划分出来,并于1896年称这门学科为“植物 社会学”。十月革命以后,苏联的植物群落研究在“地植物学”或“植物群落学”的名称下发 展。在群落研究上,北美植物生态学家把注意力放在植物群落的发展和动态方面。生态学家 J.M.库尔特的学生H.C.考尔斯,于1897年完成的博士论文“印第安纳州北部沙丘植物区系的 生态学关系”标志着植物演替问题研究的开始。演替是现代生态学的中心概念之一。美国生态 学家中,对演替的研究贡献最多、影响最大的是F.E.克莱门茨。他的《植物演替:植被发展的 分析》(1916)是植物生态学的里程碑性的著作,一直到今天仍然是植物生态学的重要参考文献。 与此同时,欧洲植物生态学家却关心植物群落的组成与结构的分析和以区系为基础的植被分类。 法国的 J.布朗-布朗凯就是这一方向的代表。早期的植物生态学家主要关心陆地植物群落,至 于水生群落的研究则是在两个欧洲水生生态学家A.蒂内曼和F.福雷尔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A. 蒂内曼将“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概念引入到营养级位或采食级位之中。F.福雷尔则在他的关于 里曼湖的专著中提出了“湖沼学”这一名词,专指对淡水生物的研究。 欧洲早期的动物生态学研究以英国的C.S.埃尔顿的工作最著名,他是30年代出现的种群 生态学的奠基人。他在《动物生态学》(1927)一书中把自己的注意力从单个生物转向整个种群, 并认为对种群应独立地进行研究。种群生态学的中心问题是种群结构和数量动态。种群研究不 仅有助于对生物进化问题的了解,它也是解决许多实践问题(如病虫害防治、野生动物保护等) 的理论基础。 美国 A.J.洛特卡(1925)和意大利的 V.沃尔泰拉(1926)的工作促进了种群研究向实验方 面发展。1935年,G.F.高斯研究了捕食者和被食者的相互联系种间的竞争关系。种群研究还导 致了H.A.格利森于1917年提出生态位的概念。1920年,H.E.霍华德发现鸟类生活的领域作用, 1 121 用心爱心专心号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