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论语》读后感650字

名著《论语》读后感650字   以前刚读《论语》的时候,最喜欢最后一句,前面其他的几句都忽略掉了。后来渐渐的发现,其实算算看,从“志于学”,到“而立”,到“不惑”,在真实修养上,都非常不容易的事。当然

名著《论语》读后感650字 以前刚读《论语》的时候,最喜欢最后一句,前面其他的几句都 忽略掉了。后来渐渐的发现,其实算算看,从“志于学”,到“而 立”,到“不惑”,在真实修养上,都非常不容易的事。当然,最喜 欢的,还是最后这句,“从心所欲,不逾矩”。 庄子里有一这样段:惠施说有个大树很大,但是什么用也没有, 说庄子的学说 ___,不被世人所容纳。庄子说,你有这样的大树, “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 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 庄子的文辞非常美,可是仔细一想就会知道,这段话,本身就像 惠施的批评一样,大而无用。为什么这样说?你看,树可以找得到无 何有之乡,广漠之野——其实严格来说,树都很难找到这样的环境 ——人能吗?谁能离开其他的人独自生活?谁也不能,就像电影《东 方不败》说得那样,令狐冲要退出江湖,任我行道:“有人的地方就 有恩怨,有恩怨就有江湖,人就是江湖,你能逃到哪里副去?” 向往自由是人的本性,但是现实的社会又充满种种有形的无形的 规矩,让人不能逾越,比如各种法律、风俗、礼数等等,这固然是社 会所必须,但确实又让人感到约束,于是生活中总有许多想做的事而 不能做,想说的话而 ___,这也是人生的一种痛苦吧。 对于这样的种种有形的无形的规矩,有几种态度。硬是反抗,是 一种,比如像有一句话说“不自由,毋宁死”就有抗的味道。再一种 就是屈从, ___放弃自我,完全随顺社会。再有一种就是逃避,比如 陶渊明似的形形色色的隐士。

腾讯文库名著《论语》读后感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