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基础40190.4615046296.7412989
【课题】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教学目标】认知目标:1、区分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及计税依据;3、掌握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以及所得税额的计算。能
税收基础 课题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区分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 2、掌握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及计税依据; 3、掌握工资、薪金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以及所得税额的计算。 能力目标: 会计算工资薪金所得的个人所得税。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精神; 2、提高学生依法纳税的意识,增强多纳税多贡献的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征税对象、纳税人、税率及计税依据; 2、工资、薪金应税所得额的确定及应纳税额的计算。 教学难点:1、居民纳税人和非居民纳税人的区别; 2、个人所得税的计税依据。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幻灯片。 案例教学法、归纳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模拟演练法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 新授课(75分钟) 【幻灯片演示】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 (5分钟) 【情景展示,引入课题】 通过播放一组图片,带领学生回忆起2008年5月12日下午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汶川里氏8.0级 的一场特大地震,中国政府及民众面对地震的快速反应让全世界惊讶。迅速出动了十万救援人员,捐款达 到数百亿。然而多方位的灾后重建需要更多的财政支出。这时我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财政从何而来? 从我们个人来说除了捐款还能如何尽自己的一份力呢?那就是个人所得税。这样在引出个人所得税的同时 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使他们明白尽自己的一份义务就是对国家的支持。 (2分钟) 讲解 【】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1 (分钟) 幻灯片演示 【】 (3分钟) 讲解 【】 二、个人所得税的发展变化 通过图片展示,向学生展示个人所得税的历史及近年来的调整变化,重点强调从2008年3月1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