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承续与超越

传统的承续与超越    有评论者曾言:“以湖南文学绵延未衰的乡土化特色为例,30年代的沈从文模式与50年代的周立波模式曾经提供了极富启示意义的历史参照物。近十年来湖南对于乡土文化的不同形态的关注和摹写

传统的承续与超越 有评论者曾言:“以湖南文学绵延未衰的乡土化特色为例, 30年代的沈从文模式与50年代的周立波模式曾经提供了极富启示 意义的历史参照物。近十年来湖南对于乡土文化的不同形态的关注和 摹写都是不自觉地对于沈、周的师法开始,最终仍在沈、周模式中找 到归宿的。”①重读古华《芙蓉镇》,这一点再次得到印证。 一、寓政治风云于风俗民情图画:沈从文范式的延续与突破 古华创作深受一代宗师沈从文的影响。古华多次拜访过沈从文: “从1981年秋天起,到1986年春天止,我每逢进京,都必定成为他 家常客。……沈老则称我们是‘乡下人的会面’。”沈从文阅读完《芙蓉 镇》后,写信鼓励古华追求更高的文学目标:希望新一代作家中,能 “多出几个契诃夫,郭哥里,用乡村人事作背景,或用这些假时髦作 题材,来各自写出大量的作品”②。古华曾撰文说:“他在写地方风 俗方面达到一定高度。这也是沈老先生的很大特点。比如他的《边 城》……那地方风味,地方风俗真写绝了。”③景仰之情溢于言表。 在创作主张上,古华同样奉沈从文为圭臬。沈从文以“乡下人”自居, 在创作中自觉追求“牧歌”情调;古华同样声称“我是南方乡下人, 身处江湖之远,既有乡下人纯朴、勤奋的一面……也有乡下人笨拙、

腾讯文库传统的承续与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