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特色意识重视地方文献工作
强化特色意识重视地方文献工作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成就、经验和成果,以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
强化特色意识重视地方文献工作 保护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已成为世界各国信息化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原则。中华民族 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针政策、成就、经验和成果,以 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进步等各个领域的重大进展都是极其宝贵的信息资源。 地方文献正是这些信息资源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个公共图书馆来 说,地方文献无疑是十分重要的特色馆藏之一,在社会化信息服务中具有不可替代 的地位和作用。地方文献需要积累和开发,研究和做好地方文献工作是公共图书馆 永恒的课题。 本文结合我馆地方文献工作的开展情况,就地方文献资源的收集积累、开发利用和 社会化合作与服务等方面谈一些认识,与大家一起探讨。 1设立机构、制定规划、确定范围、形成体系、突出重点、主动收集,做好地方文 献资源建设工作。 地方文献涉及面大,范围广,内容丰富,数量繁多,收集工作是系统工程,相对来 说,难度比较大。为避免包罗万象、杂乱无章或零敲碎打、做到哪里算哪里的无序 状态,必须有规范化的做法加以保证。 1.l设立地方文献工作机构 成立地方文献部或地方文献组,首先从人员上给予保证,有专人从事这项工作。本 馆专门从事该项工作起步较晚,地方文献组成立于80年代,隶属于古籍部。 1.2理清思路,制定规划,形成体系,体现特色 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本地的地方特色,制定地方文献收藏规划、确定收藏范 围,以形成具有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这项工作对于整个地方文献建设是必不可少 的程序。 我馆确定的地方文献收藏的地域范围,是以现在的杭州行政区划为原则,以大杭州 的概念,即包括杭州一市七县,以市区为主。文献范围,针对学术上的两种见解, 一是认为地方文献应是从内容到形式都具有地方性的各种载体的文献,另一种观点 是,地方文献应是仅在内容上具有地方性的文献,内容不反映的不收。如地方出版 物,范围内的出版社,其出版物内容涉及本地的、反映本地地方内容的文献则收, 反之则不收。我们的看法是,不能一刀切、绝对化,而是要区别对待,对于重点出 版社,则收全,而对于未列入重点的出版社或单位的出版物只收内容反映杭州的出 版物,其他则不收。因为报刊等文献有一个连续性的问题,著名人士的著述有一个 系统性的问题,重点对象以收全为宜。另外,对于载体的范围,有一种观点认为, 图书馆收藏的地方文献应只收古今公开及内部出版的图书、报刊。而金石碑拓、书 画是文物性文献,应划给博物馆收藏。我们认为,金石碑拓、书画是重要的地方文 献,特别是金石碑拓,其内容不仅包括了战争、宗教、礼仪、祭祀、世系传记,而 且还有天文、地理、风土人情、医药、筑路题名、商业等内容,可以说是一部石头 的志书,对于这么重要的地方文献,只因其具有文物性而不能收,那么从逻辑上 说,那些具备文物性的古籍线装书也不能收了。这种说法显然不妥。随着科技的发 展,会有更多形式的载体出现,如电子出版物等。因此,我们认为,凡是具有地方 性、具有收藏和使用价值的文献,不论古今中外、著者、文种和载体,以及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