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上(共5则)[修改版]

第一篇:解析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上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上 立法及其法律控制近年来一直是法律理论与实务界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先后曾草拟过数份立法法草案,供国家立法机关参考。《立法法》(草案)日前在全国人大

第一篇:解析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上 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上 立法及其法律控制近年来一直是法律理论与实务界的热点问题,学术界先后曾草拟过数份立法法草案, () 供国家立法机关参考。《立法法》草案日前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讨论,更将这一问题推上了正式的立法轨 道。鉴于立法法对于整个法律体系的基础性作用和重要影响,有必要从我国法制现代化与社会发展的高度, 对正在审议中的《立法法》进行剖析和评论,并据此重新梳理我国立法理论研究与实务的未来发展思路。 一、 全球现代化进程的历史事实说明,现代化可以分为两种实现途径:一种是通过传统社会内部自发的因 素实现现代化,一种是在外部的压力下通过变革实现现代化。用制度变迁的理论解释,前者属于诱致性制 “”; 度变迁,以响应获利机会而自发形成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变革,可以称之为自发模式后者属于强制性制 “”1. 度变迁,以法律规定强制实现社会变革,可以称之为变法模式 自发模式产生于社会内部的需要,其演变历史非常漫长。在西欧,罗马帝国灭亡以后,相对多元的权 力结构与社会结构使欧洲社会不具备进行强制性制度变迁的客观历史条件,市场经济以及与之相应的交易 规则和产权制度都是在漫长的自然秩序中形成的。在欧洲民族国家出现以前,法院、海商法、财产法、保 险法、合同法等基本制度与规范已经形成,民族国家形成以后,只不过是以法律的形式对早已形成的制度 2. 和规范予以确认和规范化而已可见,在自发模式下,规范、制度的形成与国家的有意识立法活动没有必 然的关系。 自发模式的顺利实现取决于社会内部的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兼容关系,如果兼容关系较弱,则无力 从社会内部产生出推动现代化的制度安排。因此,尽管亚洲国家与欧洲国家的历史同样漫长,但由于自然 经济和集权政治等诸多原因的影响,亚洲国家并未能在沦为殖民地以前从社会内部产生推动现代化的 3. 制度因素。即使在西欧国家,也并不是每一个国家都能从社会内部不断产生推动现代化的因素 然而,历史表明,自发模式并不是现代化的唯一途径,变法模式同样可以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在西方, 相对而言较后发展的发达国家并没有刻意从头重复早发达国家的自发过程,而是直接采用强制性制度变迁 4. 的方式引入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和交易制度美国法对英国法的既受和法国民法典对欧洲大陆其他国家的影 5. 响,都可以充分地说明变法模式的有效性事实上,当代西方国家的私法大都或多或少直接源于或借鉴于 6.“ 罗马法或英国普通法庞德因此提出,一个法律制度的历史很大程度上是从其他的法律制度借鉴法律材料 ”7“”8. 的历史,人类学家并断言,文化主要形成于偶然交往的相互借鉴之中尤其是,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

腾讯文库解析变法模式与中国立法法上(共5则)[修改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