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外交特征:屈辱外交外交表现:阶段表现(外交表现与影响)清政府晚期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例如:《南京条约》、《马关条约
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近代中国的屈辱外交 外交特征:屈辱外交 外交表现: 阶段 表现(外交表现与影响) 清政府 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中国的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例如:《南京 晚期 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使中国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促进了中国人 民的觉醒。促使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抗争。 北洋军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山东的权益转让由德国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 阀统治 国公约》,为列强公共瓜分中国提供了条件,是中国重新恢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 时期 局面。例如:巴黎和会外交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导火线。 国民政 国民政府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发动了三年内战;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采取不抵抗政策,导 府统治 致东北三省沦陷;七七事变后,国共联合抗日,实现了全民族抗战,中国抗日战争世界反法西 时期 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成为联合国常任理事国,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主要原因:落后的社会制度;综合国力衰弱;弱国无外交;统治者的腐朽等 新中国的外交 外交特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外交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外交成就: 时期 外交成就 国际形势 20 世纪 1953 年,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周恩来访问印度、缅甸) 冷战初期,美国等帝国主 50 年代 义对新中国采取敌视、孤 1955“” 年,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万隆会议,周恩来提出) 立、封锁、包围的政策。 20 世纪 1971 年,中国恢复联合国席位。 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70 年代 国际形势发生了有利于 1971“” 年,中美乒乓外交。 中国的变化。 1972 年,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正常化开 197219781979 始。年,中日建交。年,发表《中美建交公报》。年, 中美建交,关系正常化。

